jitao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taowang

博文

有幸一辈子生活在大学的学习环境中

已有 3431 次阅读 2011-6-28 05:03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馆, 学习, 科学网, 大师, 阅览室

作者 王季陶 2011-6-27

 

和往常一样, 今天又一次走进校图书馆阅览室, 满满的年轻人坐着自习或查阅资料. 很少有两个相连的座位是空的. 这样的学习环境, 在当今忙忙碌碌的社会中可能很少能看到, 真是令人羡慕哦! 这是一个50年代(1956)建造的图书馆阅览室宽敞明亮, 至今屹立在学校大门的左侧. 不说其他, 对这样的一周7(节假日也很少休息)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 我就不信培养不出人才! 就我所知, 复旦80年代本科毕业的张守晟也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一级的理论物理著名人才. 同样是复旦80年代本科毕业的沈志勋, 2000年在高温超导国际会议上获得了昂纳斯奖,以表彰他在用photoemission研究高温超导电性质方面的工作.

 

像我这样白发苍苍, 快奔80后的人还常去图书馆是不多的. 我还是深深地感到幸运. 在办公室和家中都能看书, 但是查资料还是大学的图书馆最方便. 特别是我的工作属于基础科学, 特别是和热力学基础教学密切相关. 因此经常到国内教材阅览室和国外教材阅览室查阅学习. 所有这些教材都是开架的, 自己选取非常方便.    

 

自己在55年从化学系毕业服从统一分配, 留校做化学系青年教师时就曾经跨系听取过若干次物理系倪光炯的数理方程讲课和物理系苏汝铿的量子力学辅导课等, 深感他们都是潜在的大师级人才. 就我所知, 至今倪光炯在量子力学等方面的论著可能远远超越科学网中的讨论水平. 我深信大师也是普通人, 只要能探索真理, 坚持真理, 还要加上机遇, 就有可能成为大师. 在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65元或72元的工资收入的年代中是很难成才的. 即便如此, 在我的心目中北大的马寅初这也是一个达到诺贝尔经济学奖水平的大师, 值得我们学习.

 

真希望日后走进科学网的时候, 也有一种走进大学图书馆的浓浓学习气氛感觉. 到那时科学网就将真正成为一个科学网大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7912-459815.html

上一篇:2011年高等学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教学及学术研讨会回执期延长
下一篇:燃料电池是卡诺定理局限性的一个突破口!
收藏 IP: 58.246.103.*| 热度|

5 刘全慧 蔣勁松 杨华磊 张欣 vigorou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