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应正确消解就业的6个瓶颈
已有 3607 次阅读
2011-4-22 10:02
|个人分类:栏目:走向职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 博士学位, 外国人, 蒙特卡罗, 摩纳哥
文/曾庆平
在国外待过的人都知道,许多外国人在公共场合很守秩序,即使抢购打折商品或周末进迪厅蹦迪都会井然有序地排队。可是,在摩纳哥公国蒙特卡罗的一次经历表明,外国人也有不守秩序的时候。那天游客结束游玩后来到车站等车。不知什么原因,有2班车没有来,等车的人就越积越多。终于等到车来了,只见人人争前恐后地往上挤,与国内常见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往的文明不见了,平常的耐心也不见了。加之天气炎热,个个汗流浃背,脸上都露出烦躁不安的表情。这显然是人多惹的祸。
这则国外见闻和本文的正题不无关系。记得当初我博士毕业后,新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口口声声地叫我“曾博士”。从2000年起,国内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俗称“土鳖”)数量猛增,博士再也不是稀罕的“香饽饽”了,加上大量“海龟”(归国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如今很少听到叫人某某博士了。现在硕士、博士太多了,大家又都只想挤进那些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而不愿意去急需人才的老少边穷地区,研究生就业出现了诸多瓶颈。以下列举研究生就业瓶颈形成的6个原因。
1) “海龟”大量回归占据了高教行业的高端职位。由于国家采取了大力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政策,一些名牌大学及研究机构几年来引进了一大批归国留学生和曾在国外有教职的教研人员,并让他们担当学科带头人。近年来实施的诸多“人才计划”、“人才工程”等职位又为进一步吸引“海龟”“添了几把火”,海外学者蜂拥回国效力的势头锐不可挡。上海海外人才服务中心2007年受理了5000多份“海龟”的学历学位认证,2008年受理了6000多份认证,2009年受理的认证达7259人。回归者的档次、资历、水准越来越高,令国内学者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2) 早些年毕业的“土鳖”也占据了所剩无几的重要岗位。早些年国内毕业的“土鳖”在高校的位置也算“适得其所”,有些甚至当上了领导或学科带头人,好位置已经分配得差不多了。目前高校职位基本上是“铁饭碗”、“终身制”,几乎没有“淘汰”或“替换”机制,而大学的绝大多数部门都是人满为患,已经多年没有进人了。可以说,高校的那扇门如今只剩了一条“缝”。
3)在职博士泛滥让博士文凭贬值。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杭州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上直言:“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即一些官员的博士学位不是靠全日制脱产学习“挣”来的,而是走“在职攻博”捷径得来的。一些过去没有博士学位的领导或名师,由于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低门槛”,加上学校的博导们都是自己的属下,课程不用自己上,实验不用自己做,论文不用自己写,几年下来得到了博士学位。高校“在职博士”的泛滥让“脱产博士”文凭相对贬值。
4) 硕士毕业生由于就业行情“水涨船高”只得“被读博”。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有16.8%的失业者是大学及以上学历者,比小学及以下失业者(占6.7%)高出10%。2007年约有1/3的硕士研究生没有顺利找到第一份职业。由于如今当高校教师一般要博士学位,许多硕士生只得“被读博”,结果只是让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暂时缓解而已。因此,“读博”被戏称为“赌博”。
5) 女博士和女硕士成了“弱势群体”。女博士、女硕士毕业时年纪一大把,既没结婚,也没生孩子,使得一些企事业单位对女生“敬而远之”。原因很简单:上班没几天,就要休婚假产假。一所高校人事处负责人承认:“我们的确更青睐男生。前几年我们就招了一批女生,结果现在她们都集体请婚假产假,这个空档又得重新招人填补。所以,除非你是特别优秀,不然同等条件下肯定先要男生。”有些女研究生为了求职成功,不惜写下“3年内不生孩子”的保证书。一份关于珠三角企业歧视女性求职者的报告显示,25%的用人单位介意聘请女性,其理由居然是“女人谈婚论嫁后总是比男的要顾家,所以不想招”。
6) 毕业生不愿意去真正需要人才的西部地区或小城镇。以前毕业生相对较少,首都、直辖市和各大城市还能消化,如今毕业生人数翻了几倍,怎么可能都“窝”在大城市里还能找到理想的职位?有几个数字可以说明扩招带来的“就业难”:2003年是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后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到212万人,其中仅北京地区毕业走向就业市场的研究生和大学生就达到11.2万人,增幅为26.3%。如今,60%的“海龟”都首选在沿海或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到中西部等偏远地方去就业的“海龟”只有2%。因此,中国的人才并不是过剩,而是过分集中在大城市,真正需要人才的“老少边穷”地区却难以引进人才!
不可否认,前些年实施的研究生扩招政策埋下了当今文凭贬值和研究生就业难的种子,而近几年回国的“海龟”、2000年前毕业的“土鳖”、目前拥有高校教职的“在职博士”已经抢占了就业先机。加上高等学校“只进不出”的封闭体制及前段时间“金融风暴”的严重冲击,留给毕业硕士生、博士生就业的机会委实不多。
人才成长的路不止一条,不要人人都钻“象牙塔”,“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不要从“读书无用论”的一个极端走向“唯文凭论”的另一个极端。研究生们今后要广开就业门路,不要只把目光盯住大城市,正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国家应该适当收紧研究生招生规模,猛煞高校滥发文凭的不正之风,借教育体制改革之机,引导中国的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陈广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435993.html
上一篇:
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6)下一篇:
《科技导报》“博士生创新研究资助计划”2010年评审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