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聊斋之交通

已有 3158 次阅读 2010-9-21 10:0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这是电视剧聊斋片头曲的歌词,今天,你也说交通,我也说交通。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北京这个城市不会感冒,但是总有一天他会的心脏病。”一场大雨,交通堵塞,心脏病的早期表征已经发端。

按照现在每月上万辆的机动车增长速度,到2020年要使北京的交通正常通行,至少需要限行一般的机动车上路,到那个时候买车就是一个累赘,而不是带来了出行的便利。

我们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公共交通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人们的需要,早晚高峰时段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们被挤得变成了照片。有些地方的公共交通还难以到达。我认为人们购买机动车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公共交通不便,所以车主们宁愿在路上堵着,也不愿在车里挤着。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公共交通有时候也存在资源浪费,虽然各公交总站发车的频率是固定的,但是非上下班高峰时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个公车站某次公车接二连三的来,而车上的乘客确寥寥无几,我很怀疑为什么不能合理调配呢。

还说那天的雨,我在紫竹桥南等849路公车,笔者5:05分到公车站,6:30了还没有来。平时849的公车就很少,在加上下雨,真是等车的时间我步行都可以走到了。而且我也看到有相关报道,几分钟的车程走了半个小时以上的不足为奇。

而住建部官员在回答记者关于周五大堵车的原因的提问时,更让我感到啼笑皆非。该人认为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就是私家车的保有量在不断上升,而第二个原因是下了一天的雨,天气不好,大家开车都很小心,所以就堵了。

我不说私家车的保有量上升的问题。而单就第二个问题发表一下看法,我想逻辑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下了一天的雨,路面不好,所以堵车了。但是不下雨的时候,不也在堵车吗,真是范围和拥堵时长有所不同。其次,大家开车很小心,所以不堵车了,那么是否我们可以说大家开车都横冲直撞,鲁莽行事,就不堵车了。那么这种司机是不是就是马路杀手呢,如果这样,毋宁堵车。难道说不下雨,也不堵车的情况就是大家开车都不小心吗?奇怪之极。

而且早晚高峰期我们都可以看到司机开车走非机动车道,甚至有时候都走上了盲道。其他地方我不了解,至少在四季青桥区这种情况是有发生,司机走非机动车道,走盲道,闯红灯,乱按喇叭,整个一个道路交响曲,甚至还有逆行的。我就奇怪为什么不能安装一些探头呢?

我们现在正在整治非机动车交通安全问题,那么我们在整治的同时是否也整治一下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呢?

如果人人守秩序,北京的交通是不是就会改善,即使拥堵,大家也不会心烦气躁了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8002-365227.html

上一篇:这“碳”低的
下一篇: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科学传播
收藏 IP: .*| 热度|

2 李宇斌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0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