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太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itesun 大学教师的那点事。

博文

营养不良的科研

已有 5105 次阅读 2010-4-18 17:54 |个人分类:有思有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很少有人用营养不良形容科研,其实只是大部分人没注意到或不愿意从这个角度讲科研。我说中国科研营养不良可能有人反对,但是说自己所搞的科研营养不良,相信大家能引起共鸣。
     第一,自己不是天才,没有超人的学习能力,机体决定了吸收功能有限;
     第二,环境提供科研必备条件的能力有限,为了实验用的计算机,在抢在等,有了计算机,为了做什么怎么做继续等,知道怎么做不会做,到处学习问人还的等,这样等来等去,却又发现一开始就没设定对目标,没想好吃什么,怎么吃,怎么才适合自己的身体需要。哎,到头来还是吃不上自己想吃的,也没对对东西,精神世界也受到影响;
    第三,大的科研环境不断地污染着本来就不良的机体,一方面会吸收错养分,另一方面破坏着已有的相对完好的机体,在各个层次的指挥棒引导下,往往会做错很多事,畸变在所难免。
    此外,这一营养不良的科研导致了物质生活、精神层面等多方面的问题,首先,亚健康是不用排除了,其实,生活质量不高是不言自明了,再次,进一步发展也只能是理想了。
   不想多说什么了,
只要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人还是这些人,物还是这些物,外因是无法改变的了,内因或机遇或许起点作用,也只能看个人造化,说其他都没用。

     注:上面只是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写的身处三流环境的青年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还望大家指正,支招,帮助营养不良的科研补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3829-313412.html

上一篇:有一种创新就叫良性继承
下一篇:新学期第一次上课
收藏 IP: .*| 热度|

4 崔振东 盖鑫磊 高莉 鲍海飞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