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舆论监督与哲学批判的一致性

已有 3849 次阅读 2010-3-2 17:35 |个人分类:人生.世相|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哲学批判, 舆论监督

       哲学原是“爱智”之意;哲学之名原是对知识的统称,而所谓“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就是与其他知识部门相对而言的狭义的哲学,它在古希腊是物理学之后,在中世纪是神学。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其他一切学问都在形而上学的怀抱中,都从形而上学中获得原理或原则,并从这原理或原则出发来求取知识,所以形而上学有“一切学问之女王”(康德语)的称号。从弗兰西斯.培根开始,由于其“新工具”的发明,科学开始逐渐的独立于哲学,运用这个“新工具”(归纳法)来“发明知识”(培根语),哲学遂逐渐被边缘化,到康德时,哲学活动的范围已缩小到仅仅对人类理性进行批判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就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类理性的自我批判,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类理性的自我反思水平。

       康德以后,科学越来越发达,科学越来越被奉为人类理性的典范,于是,批判哲学的矛头也越来越对准科学,这种对科学的哲学批判思潮与同时代的视科学为人类理性的典范的科学主义思潮就构成了现代人类理性世界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辩证矛盾,正是这种理性世界的辩证矛盾直接地推动着人类知识的发展,推动着科学、哲学和宗教乃至于艺术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哲学作为科学的对立面,它对科学的批判活动成为知识发展最主要的思想动因。如果把知识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的话,那末,这个体系中的肯定因素就是科学,其否定因素就是哲学,正是这种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才导致了这个体系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如果说现代知识体系内部的主要矛盾是科学与哲学的矛盾的话,那末,现代社会体系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其中资本主义是这个社会体系的肯定因素,社会主义是否定因素,正是这种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才导致了现代社会体系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即社会主义是作为现实社会体系中的否定因素,通过对其中的肯定因素资本主义的批判活动而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之最主要的现实动因的。

       这就是说,在现代世界历史上,哲学对科学的批判,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导致其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的动因,前者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理性世界的批判,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否定性的知识动因,后者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批判,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否定性的实践动因。唯物辩证地看待现代世界历史与现实,当作如是观。

       这种世界观就是把世界看作是矛盾的世界,把世界的发展理解为是由于其内部矛盾运动造成的,无论是理性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是如此。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就没有世界的发展,也就没有世界的历史。

       在理性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矛盾运动中,否定性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缺少了这个方面,就没有矛盾和矛盾运动了。这种辩证法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就是在政治上允许对立面的存在,并且自觉地树立并在法律(宪法)上加以严格保护的否定性政治因素,这种否定性政治因素突出地表现在对政府中官员权力的舆论监督,这种舆论监督作为受到法律(宪法)保护的公民的一种政治权利,就是言论自由以及与之相应的同样受到法律保护的公民的隐私权和为了保护这些政治权利而在法律所规定的诽谤罪。

        这种舆论监督的舆论或言论自由的言论,本质上并不是对政府和政府官员进行歌功颂德,就象哲学对科学的理性批判不是对科学进行歌功颂德,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不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歌功颂德一样,而是对政府和政府官员的政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合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从而使这种行为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受到有效的限制,使政府和政府官员的政治活动得以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改善。

       尽管现代资本主义的理性世界中否定辩证法的思潮相当流行,但在其现实世界的政治领域中辩证法却得到了自觉而有效的普遍运用,并且正是这种自觉的辩证历史活动才使资本主义政治越来越文明,而这种政治文明恰恰就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发展程度普遍高于非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发展程度的社会根源,也是“苏东”自行瓦解其社会主义制度而接受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根源。

       这就是说,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值得我们吸取的就是其政治文明中以自觉地运用矛盾规律而对政府和政府官员进行舆论监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辩证精神。笔者欣赏这种辩证精神,既是因为我在理论上信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辩证法,在现实性上肯定和承认资本主义世界所普遍实行的对于政府和政府官员进行舆论监督是有效的。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当从既有的事实出发,承认这种现实的事实,充分利用这种被资本主义政治实践反复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舆论监督形式来发展我们自己的政治文明。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自己的哲学博客上经常性地开展对科学的理性批判和对我国现实社会政治领域中种种在我看来是不合于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现象进行理性批判,我认为,这些理性批判对于我国的知识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有必要的。但是,也因为我理解到言论自由本质上是受到限制的,即既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更不能进行造谣中伤,所以本人的博客言论绝对不涉及他人的隐私领域,绝对不发表任何诽谤性言论,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学者对我国的理性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批判所自觉遵循的基本原则。我相信,也是因为我严格遵循了这个基本原则,科学网才允许我在这里进行在有些人看来是比较大胆的批判活动。我非常感谢科学网编辑对我的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299021.html

上一篇:怎能如此粗暴“强奸”观众民意!
下一篇:现代知识运动和科学与哲学的对立互补
收藏 IP: .*| 热度|

2 刘晓瑭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