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平简介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陕西郿县横渠镇人。其家乡地处北宋西部边境,与西夏相邻。从其少年时代起,这一带经常受到西夏割据势力的侵略。大概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张载自小就对兵事很感兴趣。《宋史》本传说他“少喜谈兵”,还说他曾经计划联络一些人组织武装力量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地方。当时,范仲淹(980--1052)正在陕西任职,为招讨副使。张载就写信给范仲淹,讨论有关边防问题。范仲淹对张载热衷于兵事,大不以为然,便告诫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从此,张载便开始研究儒学,首先研读《中庸》,觉得不够;又阅览了一些佛教和道家的书籍,但仍不满意;于是再回头钻研儒家经典,尤其用力于《周易》的研究。《宋史》本传载,张载“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北宋都城开封),听者甚众。一夕,二程(程颐、程颢)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一心归儒。
张载38岁中进士,先在祁州(今河北博野一带)担任司法参军,此为知州佐官,典领刑狱事务。后来又到陕西任云岩县令。据说,他在担任县令期间,经常“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
熙宁初年,宋神宗得知张载有古学,遂召见问治道,张载回答说:“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帝悦,以为崇文院校书(掌管图籍校勘)。不久,张载辞职回家乡讲学。史载:其“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谈,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平时“蔽衣敝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以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黜怪妄,辨鬼神。其家昏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
后来,又经人推荐,担任同知太常礼院。不到一年,因与有司议礼不合,又告退,在回家途中,病死于临潼。
张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为“横渠先生”。主要哲学著作有《正蒙》,此外还有《易说》、《经学理窟》及《语录》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197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张载集》一书,是今存张载著作的最佳本子。
二、“太虚即气”
“太虚”概念始出先秦。“太”本意为至高至大;“虚”则指无形空间。《庄子·知北游》的“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的说法。这里所讲的“太虚”,就是指广袤无垠的太空。唐代哲学家柳宗元也提到“太虚”这个概念:“规毁魄渊(按:‘规’指日;‘魄’指月。),太虚是属;棋布万荧(按:指星体。),咸是焉托。”这是说日月星辰都存在和运行于太空之中。
张载所说的“太虚”,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太虚”与“天”同义,所谓“由太虚,有天之名”(《正蒙·太和》),而“天”或“太虚”则是指“至大无外”、“包载万物于内”的整个宇宙空间。在这个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存在着什么东西呢?张载说:“天惟运动一气”(《易说·系辞上》)除了运动着的气之外,什么都没有。张载认为,气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无形之气,他称之为“太虚”,这是狭义的“太虚”。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正蒙·太和》)这句话从表面看好象是说,太虚是“本体”,气是“现象”。过去曾经有人作这样的解释,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张载所谓的“本体”,不同于西方哲学中所谓的“本体”(与“现象”相对),它的含义是本来状态。张载认为,无形的太虚就是原始状态的气。气的另外一种状态是有形的万物。张载认为,有形的万物是由无形的太虚变化而来的。他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太虚。”(同上)他还举例来说明气的这种聚散的变化:“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同上)太虚从本性上说也是气,而非绝虚之“无”。
在张载看来,太虚与万物不过是同一实体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只有“隐”“显”之别,而无“有”“无”之分。何谓“隐”?何谓“显”?张载说:“显,其聚也;隐,其散也。”这里的“其”是指气。气聚而为万物是显,散而为太虚是隐。无论是显还是隐,其实质都是气。故“隐显”是“通一无二”的。有时,张载也用“有无”概念来表达与“显隐”相似的意义,提出“有无一,内外合”。
三、“一物两体”
张载所谓“天惟运动一气”已经内在地包含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的的观点,事实上,张载不仅进一步提出了“气化”这一概念来概括气和运动不可分离的思想,并且从多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
1、提出相对静止概念(“静中之动”),以论证气的运动的绝对性。
张载说:“天行何尝有息?正以静有何期程?此动是静中之动,静中之动,动而不穷,又有甚首尾起灭?”(《易说·复卦》)这就是说,物质世界决没有绝对静止之时;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时仍有运动,而非寂然不动;因为静中亦有动,所以运动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在元气本体论基础上提出相对静止概念(“静中之动”)来论证运动的绝对性,这是张载的独创。
2、提出“机”概念来说明气本身具有能动性。
张载说:“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正蒙·参两》)这个“机”,就是事物运动的内在根据,张载有时也称之为“动静之性”或“动静之能”。具体的说,气所固有的运动机能或性能是在于气所包含的阴阳矛盾。他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求相求,絪縕相搏,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动不息,莫或使之。”(同上)这就是说,气之所以能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运动不息,变化无穷,是因为气所固有的阴阳对立双方总是处于“相兼相制”(按:“兼”指互相依赖、相互包含;“制”指互相排斥、相互制约)即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中。
3、提出“一物两体”的矛盾观,从矛盾普遍性和绝对性方面来论证运动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所谓“一物两体”,通俗的说,就是一分为二或对立统一,也就是辩证矛盾。张载认为,气的内部是包含阴阳矛盾的,所以他说:“一物两体,气也。”气作为张载哲学的最高范畴,涵盖了宇宙间一切形式的存在物,故他所谓“一物两体,气也”,实际上等于说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性,都不是绝对自我同一的单一存在物。这种矛盾观念的提出,当然不是张载的首创。早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墨就提出了“物生有两”的观点,后来《易传》作者发挥《易经》的阴阳观念,又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并认为阴阳各有自己的特性,即一刚一柔,进而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观点。此后,矛盾观念进一步发展,隋朝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卷19《知针篇》注中提出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故单从命题上看,张载所谓“一物两体”不过是对传统矛盾观的一种独特的表述,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张载的新贡献在于,他精辟地论证了“一”与“两”即统一与对立的辩证关系,指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这也就是说,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这两种属性是不可割裂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同样,没有统一,则对立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这是张载在矛盾问题上的辩证法思想高出于前人的地方。
张载在论证“一”“两”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更指出:“物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正蒙·参两》);“不见两,则不见易。”(《易说·系辞上》)肯定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并强调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变化。由此揭示了运动与矛盾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前所未有的新思想。张载还认为,矛盾着的双方之间相互斗争最终必归于和解:“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
4、明确提出“化”(渐变)与“变”(突变)两种变化形式。
张载在强调事物运动变化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同时,还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指出运动变化有渐变和突变两种形式:“变言其著,化言其渐。”(《易说》)“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正蒙·神化》)
张载特别注重“化”这种变化形式,并把“化”同“神”联系起来,强调“穷神知化”。他所谓“神”,是指阴阳之间神妙不测的相互作用关系,他认为“神”是“化”的动力。他说:“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天下之动,神鼓之也”。(《正蒙·神化》)
四、“因物为心”
张载肯定外在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基本前提,他说:“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语录》)又说:“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同上)(按:“感”指感觉;“心”指思想。)在此基础上,他强调了“穷理”的重要性,指出:“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同上)这“理”是客观的:“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同上)他又说:“今盈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同上)他看到了无限的事物与有限的见闻的矛盾,并试图通过区分“知”的两种形式来解决这个矛盾:“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同上)“德性所知”是无须借助于“见闻之知”和超越“见闻之知”的,它是通过道德修养而获得的对于作为事物变化之机的矛盾双方微妙的相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事物变化----“神化”的体认:“穷神知化,乃养盛致”(《正蒙·神化》)培养足以“穷神知化”之“德性”的过程,也就是所谓“大其心”:“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正蒙·大心》)。所谓“体天下之物”,就是因“穷神知化”而尽得天下之物理。
此外,张载还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和“爱必兼爱”(《正蒙·诚明》)的伦理观点。
中国哲学讲座(四十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