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taoL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taoLiu 分享科学,体味人生

博文

璇函数及旋转定律

已有 346 次阅读 2025-11-11 19:31 |个人分类:科研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璇函数及旋转定律

Lintao Liu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微分结构——旋转导数(rotational derivative),并以此定义径向函数的“璇函数”形式。璇函数是描述空间旋转的基本波函数,其满足一阶惯性方程,表明其引出的角速度是合理的。所以, 本文推出旋转定律,该定律定义了角速度的大小与方向,表明:旋转不是力的结果,而是空间曲率与速度的卷积。

1. 引言

在传统力学中,导数描述沿轨迹的线性变化,而角速度与角动量常被视为几何附属量,并无独立的微分地位。然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旋转现象——从电子轨道到行星运动——它们的稳定性表明,旋转应当是惯性自身的表现

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导数算符——旋转导数,用以刻画径向函数随时间的旋向演化,从而揭示出璇函数的惯性方程与其本征旋转解。

2. 旋转导数的定义

设径向函数

                        f = f(r),  r = |r|依赖于空间半径 (r) 。

定义其旋转导数(rotational derivative)为:

                        D f(r)/D t= -(v×▽)f(r)= f'(r)/r( r× v)

其中 v =dr/dt 为速度矢量。

该导数的方向垂直于 rv, 表示函数 f(r) 绕径向等值面的旋转速率。

若 (f = ln r),则

                        D (ln r)/Dt = (r× v)/r2 =ω,

即角速度矢量。

由此可见,旋转导数自然生成角速度,因此它是描述旋转惯性的基本算符。

3. 璇函数的定义

定义**璇函数(rotational function)**为 

                       ψ(r) = ri = eiln r.

其相位部分 (ln r) 对应径向的“旋向坐标”,表示空间点在对数半径空间中的旋相位。

ψ(r)  施加旋转导数:

                        Dψ/Dt

                        = iψD(ln r)/Dt

                        = iωψ.

于是得到一阶旋转方程:

                        Dψ/Dt= iωψ.

这便是璇函数的惯性方程

4. 旋转定律

璇函数的惯性方程表明,其引出的角速度是合理的,于是旋转定律就是:

                         ω=(r× v)/rk×v

其中k=▽(lnr)=r^/r

这就是角速度的定义,也是旋转的定义,也是宇宙的定义。从宏观的地球,到微观的量子,皆满足此定律。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以此定律推导出角动量守恒定律(前提加速度a||r)。

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量子,v2∝k2; 对于天体,v2∝|k| 。量子与天体自此分野。

5. 惯性方程的本征解

若角速度ω 为常矢量,则

                        ψ(t) = ψ0eiω t

为惯性方程的一个本征解。这个解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复指数里也可以有矢量。

6. 几何与物理意义

  • v || r,旋转导数为零,对应线性惯性态

  • v ⊥ r,旋转导数最大,形成纯旋惯性态

  • 璇函数的相位 (ln r) 是角速度的“共轭坐标”,因此 (r) 与旋转频率之间存在本征关系:

                    ω= D(ln r)/Dt.

从宏观到微观,一切稳定的旋转系统(如行星轨道、原子电子云)都可视为璇函数的不同本征态。一切有轨迹r的物体皆有角速度。

7. 结论

旋转导数为导数体系补充了“旋向维度”,使角速度成为导数定义的直接产物。这直接促成了旋转定律的诞生。以此导数构造的璇函数满足一阶旋转惯性方程,其本征解揭示了自然界旋转稳定性的根源:

旋转即惯性,角速度即相位守恒的体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4454-1509849.html

上一篇:旋转导数——一种新导数
收藏 IP: 58.49.2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2 0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