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某,女性,34岁,银行职员,2023年6月18日初诊。主诉:反复噩梦惊惕3月余。患者3个月前因工作调动后开始出现夜间噩梦纷纭,常梦到危急场景,时有梦中惊叫,醒后心悸不安。近2周症状加重,每晚噩梦2-3次,自觉呼吸困难无法控制身体,十分恐惧,伴有入睡困难,彻底惊醒后难以复睡。曾自服安神补脑液等药物未见明显改善,经同事介绍特求治于赵汉青教授。
刻诊:神情焦虑,面色少华,心悸易惊,胸闷脘痞,呕恶痰涎,口苦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赵汉青教授认为,患者因工作变动,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为清净之府,主决断,胆气郁滞,决断无权,故见心悸易惊;痰热内扰,心神不宁,故见噩梦纷纭;痰浊中阻,气机不畅,故见胸闷脘痞、呕恶痰涎;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热内扰之象。治宜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宁心安神,处方:法半夏12g、竹茹12g、枳实12g、郁金12g、陈皮12g、茯苓15g、甘草6g 、黄连6g、石菖蒲10g、远志10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生龙齿15g(先煎)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7剂。
二诊(6月25日):噩梦基本消失,梦魇未再出现,偶有寻常梦境,入睡较前容易,夜寐转安,心悸未作。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考虑痰热已清,胆气渐和,改用益气养血、宁心安神法巩固疗效,嘱服用归脾丸半个月。
【按语】
梦魇属于中医"梦魇"、"夜惊"范畴。《诸病源候论》指出:"卒魇者,屈也,谓梦里为鬼邪之所魇屈也。人卧不寤,皆是魂魄外游,为他邪所执录,欲还未得,致成魇也"。赵汉青教授指出,梦魇病机主要与心、胆、脾三脏关系密切:心神不宁,魂不守舍;胆气虚怯,决断无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均可导致梦魇。
本案患者因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故见噩梦纷纭、心悸易惊;痰浊中阻,故见胸闷脘痞、呕恶痰涎;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热内扰之象。故赵教授辨证为胆郁痰扰、心神不宁,治以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宁心安神。
赵教授选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该方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组成,原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之证,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赵教授巧妙运用此方治疗痰热内扰型梦魇,加黄连清心泻火,郁金、石菖蒲解郁开窍,远志宁心安神,生龙骨、生牡蛎镇惊安神。全方切中病机,故获良效。
本医案基于真实中医病案编撰,旨在展示赵汉青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思路。实际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9 0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