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Fucw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Fucwu

博文

美国高校的“公款吃饭”真相:可以,但有规矩

已有 314 次阅读 2025-8-15 06:0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很多人以为,在美国,“公款吃饭”是完全禁止的。其实并不尽然。在美国高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只要有正当的公务理由、遵循财务规定,就可以用学校经费请客吃饭。只是,这个过程有非常明确的限制与审批程序,绝对不能随意挥霍。

以我所在的私立大学为例,常见的情况包括校友来访、捐赠者来访、新员工到任,以及招聘面试等正式场合。比如,我曾在招聘到一位新的技术专员后,让行政助理准备了两张学校餐厅的代用券,和他一起吃顿午餐。当我自己刚到任时,行政助理也以我的名义给全体图书馆员工每人发了一张餐厅代用券。其他部门的领导也会招待我,比如负责建筑与设施的助理副校长——我注意到他那次是用现金支付的,显然是用的私人资金。

在我们学校,每位领导、教师,以及设计采购相关岗位的员工(比如图书馆员),都有一张学校的公司信用卡。但这并不是想刷就刷。招待费用每位每餐不超过45美元,不能包含酒精饮料,除非有事先批准,而且消费必须有收据,并注明用途和参与人员。我今天就用公司信用卡请了新到任的“校外学习部门”主任吃饭顺便交流一下各自的情况并商谈两部门之间的合作。原计划在学校餐厅用餐,但因暑假餐厅未开放,只好改去附近的餐馆。当然,照样遵守每个人45美元上限和无酒精的规定。

酒精饮料的审批程序尤其严格。在我们学校,如果活动中需要提供酒精饮料,必须事先获得学校内阁成员一般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比如教务长)的批准。比如我们图书馆计划在新学年初举办一次与教师的联谊会,需要提供一些葡萄酒——我提前拿到了教务长的同意,才可以采购。

除了日常招待,出差也有一整套规定。一般住宿费用不超过每晚300美元(不含税),因为有些大城市的酒店价格确实很高;餐饮方面每天的总预算是75美元,其中一次用餐不能超过45美元。规定也很人性化,比如“合理合适”原则:一天不必吃四顿,更不能为了用完额度而额外点餐。这些看似细致的规则,既防止浪费,又能确保每一笔支出都有理有据。

所以,美国的“公款吃喝”并非完全不存在,但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有明确的公务目的、遵守金额与内容限制、并且有透明的审批与凭证,能够随时接受审计。这与有些人印象中的“公款大吃大喝”完全不同。在美国,制度的关键在于合规与透明,而不是一刀切地禁止一切招待。如果你在美国的学校或机构工作,第一次用经费请客或出差,记得先熟读你所在机构的财务政策,这样才能既热情待客、舒适出行,又不踩红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497716.html

上一篇:寻求知识·和解·共同发展与延续传统——惠特曼学院 Šináata 奖学金的故事
收藏 IP: 174.31.4.*|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16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