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听《罗马帝国的遗产: 400-1000》

已有 367 次阅读 2025-8-3 22:51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企鹅欧洲史第二卷《罗马帝国的遗产: 400-1000》,是The Inheritance of Rome: A History of Europe from 400 to 1000的汉译本。作者Chris Wickham为牛津大学中世纪史荣休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播音很好,专业有声书水准。

 

全书除导言和总结外分四部分。前3章为第一部分,罗马帝国及其分裂(400-550),包括帝国的分量、基督教罗马世界的文化和信仰、危机与延续(400-550)。随后6章为第二部分,后罗马时代的西方(550-750),包括墨洛温时期的高卢和日耳曼(500-751)、地中海西部诸王国:西班牙和意大利(550-750)、无国之王:不列颠和爱尔兰(400-800)、后罗马时代的价值观:文化、信仰和政治规范(550-750)、财富、贸易和农民社会、有形的力量:物质文化与展示,从罗马帝国到加洛林王朝。接着5章为第三部分,东方诸帝国(550-1100),包括残存的拜占庭(550-850)、阿拉伯政治势力的形成(630-750)、拜占庭的复兴(850-1000)、从阿拔斯的巴格达到倭马亚的科尔多瓦(750-1000)、国家与经济:地中海东部的贸易网络(600-1000)。最后7章为第四部分,加洛林和后加洛林时代的西方(750-1000),包括加洛林世纪(751-887)、知识分子和政治、十世纪的继起国家、“加洛林的”英格兰(800-1000)、欧洲边缘地区、加洛林世界与“封建”世界之间的贵族、农民阶层的囚笼化(800-1000)。从目录就可以看出,作者论述的不仅是欧洲,还有地中海区域和阿拉伯。

 

该书行文有学术性探讨的从容不迫兼容并蓄,缺乏考试辅导书式的条理规整斩钉截铁。习惯于读教材的读者可能会杂乱无章甚至不知所云。好在该书最后一章有精彩的总结。在方法论层面上,该书承袭英美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传统,重视实际情况的个案分析,证据充分时用证据支撑,证据不充分时坦承有推断甚至想象的成分。没有作者称为元历史的宏大理论构造。作者称该书的工作多是对比,而不是归纳。所谓对比,就是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不试图纳入统一框架。这尤其适合欧洲这种内部非同质性的区域,也更适合罗马之后中世纪早期以及后来的阿拉伯崛起那种剧烈变动的年代。

 

在具体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分析中,作者主要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即财富的聚集、政治的制度化和公共文化。财富主要是土地及其地租或税收,财富越多,能操纵的资源也就越多,能支持的武装人员也越多,便拥有更多的权力。权力也依赖于特定政治模式,如文官体系和军队体系等。公共文化较为复杂,笼统些理解,就是古典时代希腊罗马的市民大会或者蛮族部落大会的发展演变,公共的空间和仪式等。中世纪后期城堡领主制,标志着国家公共文化的消失。

 

宏观而论,400-1000的欧洲核心区域和地中海地区政治发展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罗马一家独大,西方在5世纪前,东方到7世纪早期,罗马帝国统治着欧洲西部、南部,以及地中海地区,而在北方则完全没有对手。第二个阶段是多极化的时代,在公元700年时,西方有实力相当的墨洛温的法兰克、西哥特的西班牙和伦巴第的意大利,东方有岌岌可危的拜占庭帝国,阿拉伯有扩张中的倭马亚哈里发国。第三个阶段是法兰克、拜占庭和阿拔斯三足鼎立的阶段,公元950年时为法兰克和拜占庭两强对峙,但法兰克在衰落,拜占庭在复兴。该书称为“罗马的遗产”,是指罗马帝国解体后,前述强权与罗马帝国在共同的传统中的发展变化。当然,后期原先边缘化的区域如不列颠、北欧、斯拉夫人区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书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六个世纪中的六种重要变化(三种在西方,两种在东方,一种在北方)1. 西罗马帝国的解体:财政基础土地税逐渐变成地租,地中海西部的经济统一瓦解,贵族越来越地方化也越来越穷,绝大多数地方的物质文化简单化。2. 东方636-651年间阿拉伯人的征服行动:导致东罗马和拜占庭世界长达两个世纪的危机,迫使拜占庭政治转轨,比西方更集权,也更军事化。哈里发国的财富和7世纪时拜占庭的虚弱使政治活动的中心从近千年来一直保持最重要地位的地中海地区逐渐东移,先是叙利亚,然后伊拉克。直到800年后地中海地区的中距离贸易活动开始复苏,其中心埃及与东方的贸易几乎和北方、西方的贸易一样多。3. 西方发展出明确的道德化政治行为,主要780-880年,宗教道德化与世俗政治关联。4. 加洛林世界的终结:法兰克政治体系在七到九世纪之间所维持的统一瓦解,这个体系内某些部分公共权力结构的瓦解。5. 哈利法国在十世纪早期的崩溃,刚刚获得稳定的拜占庭帝国在十世纪中叶开启了为期一个世纪的军事辉煌期,在周边的政权中建立了霸权。6. 北方十世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阶层分化稳步扩展:八世纪的盎格鲁-萨克逊国王们,10十世纪时丹麦人、波兰人、波西米亚人和罗斯人,不过斯堪的纳维亚的其他地区以及威尔士和爱尔兰仍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法兰克人和拜占庭人以及延伸出来的英格兰人和稍后的丹麦人的稳定和扩张野心,这使得北方各政权既以他们为榜样来学习,也为了对抗他们的威胁而完成自身的重构。

 

该书主要是经济史和政治史,也涉及当时的生活以及没有细节的战争。宗教也有论述,但不是重点。文学和艺术稍有涉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没有。虽然作者不赞成“黑暗时代”的说法,但没有文学艺术科学的时代,总不会是光明时代吧?

 

我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所知甚少,因此听到不少闻所未闻的有趣知识。无法在此再现。这篇追记只能大而化之,不是原书的风格。以后慢慢积累知识吧!接下来准备听《许子东讲20世纪中国小说》。从文学的角度,不知道20世纪汉语小说并没有太大遗憾。但小说毕竟是社会历史的反映,了解小说对认知历史理解现实多少有些助益。

 

 

听书系列博文

 

听书

 

青年中年老年--听古希腊古罗马史诗随感

 

管中窥豹的误解--听狄更斯小说随感

 

光芒万丈长—听七部社科类名著随感

 

听《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听《元白诗笺证稿》

 

听《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听《柳如是别传》

 

听《六神磊磊读金庸》

 

蜂围蝶阵乱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师母》

 

重听《元白诗笺证稿》

 

听《诗经译注》

 

重听《诗经译注》

 

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

 

试听《楚辞》

 

三听《诗经译注》

 

听《罗马帝国衰亡史》之换主播

 

初听《罗马帝国衰亡史》

 

再听《罗马帝国衰亡史》

 

三听《罗马帝国衰亡史》

 

听《牛津英国史》

 

听《牛津古希腊史》

 

听《牛津古罗马史》

 

听《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听《高卢/法国历史》

 

听《玩笑》

 

重听三部意大利经典的解说

 

听《生活在别处》

 

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听《日本史》

 

初听《艺术的故事》

 

听《欧洲史》

 

听《女儿经》和《蓝屋》

 

听《牛津史前欧洲史》

 

初听《柳如是别传》全本

 

听《澳大利亚简史》

 

听《帆与锚:澳大利亚简史》

 

听《牛津拜占庭史》

 

听《牛津中世纪欧洲史》

 

听《牛津维金海盗史》

 

听《牛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听《牛津第三帝国史》

 

听《小诗经》半部

 

二听《柳如是别传》全本

 

听《世界史:从人类文明产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听罗素《西方哲学史》

 

万事到头都是梦—学界小说丛谈之《漫随流水》

 

听梯利《西方哲学史》上半部

 

三听《柳如是别传》全本

 

听《资本主义与自由》

 

听《韩国史新论》

 

听《通往奴役之路》

 

听《大卫·科波菲尔》

 

听《远大前程》

 

听《匹克威克外传》

 

听《坎特伯雷故事集》

 

听《大英帝国3000年》

 

雨横风狂三月暮—学界小说丛谈之《接引葫芦》

 

二听《艺术的故事》

 

听《蒙田随笔全集》

 

听《小雅》和《大雅》

 

听希罗多德《历史》

 

听《中国思想史十讲()

 

听《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1496350.html

上一篇:南京博物院明清才媛专展
收藏 IP: 113.0.113.*|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4 07: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