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n568 分享领导力、管理、科技教育、生活相关的文章。

博文

强迫学习有意义吗?

已有 395 次阅读 2025-8-3 13:5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强迫学习有意义吗?有的,如果不强迫学习,人们就容易陷入知识茧房。

我小孩下半年上初中了,如果你问她上初中想学什么?她会说在小学已学过的语数英,最多加一点她感兴趣的动漫、绘画之类的,不可能说想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因为她头脑里没有这些概念。

这就是学习的悖论,需要学习的,恰恰就是你不知道的,正因为你不知道,你就意思不到它的存在,这些就成为你认知的盲区。

学校教育有个好处,它强迫你学习。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学生进入青少年阶段,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初中强迫你学习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政史地等社会科学知识,这些知识超越了小学生的认知范围。

所以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大有好处。无论你成绩好不好,完成义务教育学习的公民,起码头脑里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认知。

遗憾的是,离开学校后,没有人强迫自己学习了,很多人就停止了学习。知识结构变得单一,陷入锤子综合征—— 在手里只有铁锤的人看来,全世界都是钉子。

看看很多公司里经常出现的部门墙,研发的认为研发最有价值,财务的认为财务对公司最有价值,人力资源的认为没有人公司怎么发展?每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价值,这除了立场和利益原因之外,还有锤子综合征效应。

大数据推送又加剧了这一倾向,你看什么,大数据就给你推送什么,看得越多给你推送越多。看了某个主题,有更多这个主题的内容推给你,让你欲罢不能,沉迷其中,跳不出这个茧房。

有些公司做得不错,强迫员工学习。比如从我们团队离职加入某大公司的一位同事,他跟我说他们公司有很多学习项目,且是强迫的,必须要通过考试。学习范围也很广,比如做研发的要学习语言与沟通。

就在写这篇短文,我收到我夫人的短信。今天周末他们公司老板召集高管开会,老板查了他们高管学历情况,老板对高管学历不满意,要求高管们提高学历,本科的读硕士,硕士的读博士,哪怕你快退休了,都要有继续学习的热情。其它我不好评论,单就这一点,我认为他们老板魄力不错。

当然,被他人逼迫学习只能算是中策,上策是自己主动打破边界,持续学习。毕业十多年来我就坚持这条原则,职业生涯前五年以积累专业知识为主,也就是技术研发之类的,后面学习范围拓展到心理学、经济学、人文历史等。

学习不能知识喂入,还需要有输出,输出是检验输入效果最好的方法。结合十几年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今年写了本书,书名暂定为《自我超越:一位工程师的跨界领导力实践》。正文24.1万字,目录如下:

01 成长足迹(16%)                                               

父亲的柴担,我的路/002

矿山一月/005

决不写检讨/009

六年黄豆岁月/012

运动不息,生命不止/014

短暂停留的公司/022

人生充满不确定性:我如何进入液压行业的?/030

主动下车间:在磨砺中前行的液压公司试用期/036

人生没有导航:机遇留给有准备并敢于争取的人/040

瓦屋:我精神的力量/044

02 科技研发(26%)                                               

技术“成熟”之后,研发解决什么问题?/046

技术之树:从犁到喷气发动机的进化/052

水能生土吗?——科学实验也有欺骗性/061

测试是研发的基础,借工程师一双慧眼吧/063

卢瑟福领导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兴衰/065

理论与实际有差距,是理论错还是用错?/069

系统集成:绝非没技术壁垒的零件组装/072

精密元器件为什么容易被卡脖子?/077

技术创新是一把手工程/082

技术发明如何改善生活——以人工照明为例/087

从经验到实验:产品研发的认知升级/091

产品创新设计:它的知识、思维和方法/098

化繁为简:用中学物理、定性与半定量方法解决工程问题/108

储能的使命、困境和出路/113

氢,“双碳”之路的又一伴侣/115

03 领导之道(41%)                                               

领导没那么好当,管理者需做好四点心理准备/119

15条领导力原则,从以身作则到团队契约/123

管理学的四个“公理”/130

从“你应该”到“我懂你”,用同理心化解隔阂/134

精准表达,高效沟通/138

稀缺,取舍与“不公平”的必然/142

自利还是自恋?/144

管理者如何跨越专业鸿沟,避免外行管内行?/146

组织、文化和领导力是内卷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50

抓小放大:管理的二八原则/154

管理者的幻觉:愚人节实验脱下皇帝的新装/158

早起训诫:微末之事如何决定个人和组织的成败/160

从湘军到现代企业,曾国藩的团队建设之道/163

晚清办钢铁厂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168

领导力的性格底色:以三位乡村小学校长为例/172

领导者的讲台:在企业课堂寓教于乐/176

重复:一座连接知与行的桥梁/178

嫉妒、羡慕与零和博弈/182

小报告,大危害/186

小助推,大作用/191

批评的代价与表扬的魅力:员工需要心理能量/194

从质疑德鲁克到带领团队实践/198

从韦尔奇到伊梅尔特,商业成败的认知陷阱/202

团队合作的逻辑/208

权力缺失,如何撬动团队——三维领导力助你破局/216

领导转发“鸡汤”需谨慎/222

低风险高回报:在不确定性时代做“反脆弱”决策/225

空降高管与老板互相成就的11条法则/229

04 阅过边界(10%)                                               

书径:从阅读荒芜到自建图书馆/236

自媒体时代,学习的快与慢/243

书架上的认知进化:一个工程师的跨学科对话/246

05 良师益友(7%)                                               

欧克考:我的启蒙老师/263

同桌的你:中考逆袭的命运推手/271

张海平博士:我专业学习的引路人/27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5553-1496303.html

上一篇:清单,有效降低工作错误的方法
收藏 IP: 39.171.190.*| 热度|

4 武夷山 檀成龙 崔锦华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4 0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