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douEuni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udouEunice

博文

“非虫”的卡氏肺孢子虫

已有 212 次阅读 2025-8-1 12:30 |个人分类:大小鼠病原体检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曾长期被归类为原虫,但基因分析显示其核糖体RNA序列与真菌高度同源,现归属子囊菌门肺孢子菌属Pneumocystis spp.作为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潜在风险源,该属病原在国标中被列为大、小鼠的必要时检测项目——而这一要求的背后,是其在动物健康管理中的威胁性。

 

一、为何卡氏肺孢子虫值得警惕?

1.“隐形”定植者

卡氏肺孢子虫广泛存在于大鼠、小鼠呼吸道中。在免疫健全动物体内,它通常呈无症状携带状态,常规病原筛查易漏检。一旦动物遭遇实验性免疫抑制(如药物处理、基因编辑),或受环境应激,病原体可迅速增殖引发致命性肺炎。

2.科研干扰

免疫正常动物可成为无症状携带者,可持续排毒。这种隐形携带会造成“数据污染”:对照动物隐性感染掩盖组间差异;免疫抑制实验时隐性感染爆发,造成治疗效果的误判。另一方面,感染触发特异性免疫应答,干扰免疫研究结论;进行性器官损伤也可能混淆药物毒性评估。

3.诊断困境

肺孢子虫包囊壁厚且分布不均,可能存在隐性感染导致传统检测方法在低载量时易漏诊。肺组织印片染色(如Giemsa法),阳性率受限于:1虫体在肺叶分布不均;(2低感染负荷时漏检率高血清学检测因隐性感染普遍,抗体检测难以区分活动性感染临床价值限。

 

二、如何突破检测瓶颈?

面对传统检测的局限,新一代分子技术——PCR技术仍能保持高灵敏度。比如翼和大小鼠病原体质量控制多重qPCR检测试剂盒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能一次检测多种病原体,满足检测多种微生物的需求,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还降低了实验成本,使用的Biowing®Optional Bacteria Primer&Probe能匹配到包含肺孢子虫在内的项国标选检病原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40696-1496091.html

上一篇:什么是甲基化
下一篇:细菌/真菌快检试剂盒,让生物制药放行“零等待”
收藏 IP: 223.166.128.*|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