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0日至24日,我们一家从华盛顿州埃伦斯堡(Ellensburg)出发,开启了一次五天四夜的黄石国家公园自驾之旅。这趟行程不仅涵盖了黄石最精华的景点,也带来了关于自然、旅行与准备的深刻体会。
尽管在高原烈日下忘记防晒、被晒伤脱皮,但整个旅程依旧充满精彩与记忆点。以下是我们这次路线安排的详细回顾:
Day 1(7月20日)
从华盛顿州埃伦斯堡早晨出发,长途驱车穿越爱达荷州,于傍晚抵达蒙大拿州的 West Yellowstone 小镇,入住西门外的旅馆休整。
Day 2(7月21日)
从黄石国家公园西门(West Entrance)进入,开启公园游览第一天。
首站是地热代表作——大棱镜温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色彩缤纷,气势恢宏。
接着前往核心景点之一——老忠实喷泉(Old Faithful Geyser)及周边步道,观赏规律喷发的地热奇观,并探访牵牛花池(Morning Glory Pool)等其他温泉。
当晚入住园内历史悠久的老忠实旅馆(Old Faithful Inn),在木结构的古建筑中入眠。
Day 3(7月22日)
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游览拇指喷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它紧邻黄石湖(Yellowstone Lake),地热与湖景交融。
沿湖岸北上进入原始粗犷的泥火山区(Mud Volcano Area),随后进入公园的东部经典路线,抵达黄石峡谷(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
沿着峡谷步道观赏上下瀑布(Upper & Lower Falls),这里是黄石河切割岩层亿万年的见证,也是本次行程中最震撼的地貌之一。
当晚前往较为僻静的**罗斯福小屋(Roosevelt Lodge)**住宿,感受另一种“贴近自然”的住宿体验。
Day 4(7月23日)
离开黄石东部,驱车前往北部的猛犸热泉(Mammoth Hot Springs),层层叠叠的白色阶梯状热泉独特而梦幻。
随后从黄石北门出园,参观标志性的罗斯福拱门(Roosevelt Arch),拱门上镌刻着“为全体人民的利益与享受”,富有纪念意义。
回程途中经由诺里斯间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这是黄石最活跃、变化最快的地热区之一,也是旅程的最后一站。
傍晚再次返回West Yellowstone小镇,结束黄石园内行程。
Day 5(7月24日)
回程途中特别绕道前往蒙大拿州Butte市,参观当地废弃矿井遗址,感受这座曾经矿业繁荣城市的沧桑。
傍晚回到华盛顿州埃伦斯堡,结束五天四夜的圆满旅程。
整个路线基本按顺时针走了一圈,既避开了人流高峰,也确保每天行程不过于奔波。景点串联自然流畅,住宿安排合理,第一晚住在老忠实区方便观喷泉,第二晚转移至峡谷区域,再到北部的猛犸热泉,每一晚都落脚在景区附近,既节省了通勤,又避免走回头路。
最大遗憾还是低估了黄石的紫外线。因为穿着短袖短裤又忘带防晒霜,第一天就晒伤严重,回来后鼻子和手臂都蜕皮了,几乎“脱了一层壳”。提醒未来黄石游客:防晒霜、遮阳帽、墨镜,必!带!
此外,那台150美元的望远镜,虽然品质不错,但实际只在远距离观察野牛和灰熊时短暂使用几次。比起装备齐全,更重要的是使用频率与实际需求匹配。
去年年底买的新车,在今年5月中完成首个5,000英里保养,而随着雷尼尔雪山、温哥华和此次黄石之旅三次长途出行,回来时里程已破万,旅行的“代价”在车上也留下痕迹。所幸车辆表现出色,旅途中没有任何状况,旅后也第一时间安排了保养。
黄石之旅,远比想象中更丰富——不只是美景的拼图,也是一次与自然相处、与身体对话、与行程磨合的全体验。它让我们学会在风景中慢下来,也让我们意识到,准备充足同样是旅行的一部分。
五天的旅途结束了,但黄石带来的震撼还在眼前——那喷涌的地热、咆哮的瀑布、自由行走的野牛、夜晚林间的静谧,都成了今夏最难忘的记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2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