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print:The Reluctance to Criticize the Errors of the Majority
文章强调:
指出学术权威的学术错误,应该获得免于被报复的体制措施的保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2700776632704690
“后来我父亲又把论文寄到美国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杂志编辑很重视这篇文章,先后5次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质疑论文的各项立论,都被我父亲圆满解答,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五个回合的较量”。最后编辑理屈词穷,由总编辑出面答复我父亲,承认无法再提问题,承认您的文章无懈可击,但因考虑该刊为主流物理杂志,不适宜刊登,建议到别的杂志社。我父亲当时曾考虑到奥地利的杂志上发表,因为马赫是奥地利人,这时已到了1995年,当时我弟弟从美国回来探亲,并安葬母亲,谈起这件事,我弟弟说他回美国再想想办法。”
Editorial rejection: should I write back?
“当我告诉他,这是美国物理学会期刊审稿人和总编的答复,作为Physical Review 审稿人的xqhuang说:这位朋友,你说的肯定不是事实的全部!你显然不了解国际学术界的审稿规则,我为美国《物理评论》审了十几年稿,也在上面发表了几篇论文,审稿是匿名的,作为作者是不可能知道他的稿件是谁审的。《物理评论》要枪毙一篇稿件太容易了,编辑可以以你的论文无法引起广泛兴趣为由拒稿,对于质疑相对论的论文,他们肯定比较谨慎,但是要找一个冠冕的拒稿理由应该不难,不会弱智到无法指出任何问题的地步。(要证明你说的都是事实,可以把所有的审稿材料贴上来。)所以说你没有把全部事实说清楚。你说的是美国《物理评论A》主编Gordon W.F. Drake(加拿大温莎大学物理系主任)、《物理评论A》编委委员Mikhail V. Fedorov(俄罗斯科学院普通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物理学会总编Gene D. Sprouse(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这些人审你的稿!Mikhail V. Fedorov是以审稿人的身份说那句话吗?能appeal到美国物理学会总编,你的论文一定经过了两轮的匿名审稿,他们的意见才是最主要的,主编主要判断审稿过程是否合理、有无歧视等行为,appeal到总编的文章能发表的几乎没有,我曾经有两篇文章appeal到总编,最后都枪毙了,PRA不发表,你可以选择其它杂志,个人认为,在网络上喊冤的方式不可取。”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9597446
DOI:10.20944/preprints202507.0015.v2
Opinion piece in Nature: A toast to the error detectors | Science for ME
A toast to the error detectors
Nature 577, 9 (2020)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19-03909-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