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17日-19日,2024全国绿碳科学会议在青岛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褚君浩研究员应邀出席,并作题为“太阳能技术发展与双碳目标”的主旨报告。
太阳能技术发展与双碳目标
背景介绍
碳排放是全球主要国家关切的环境问题,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发展,为了减少碳排放,如何高效利用太阳能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次主旨报告中,褚君浩院士以能源与环境问题作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与利用,最后强调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所规划的双碳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褚君浩研究员应邀在2024全国绿碳科学会议上作主旨报告
报告内容介绍
1 能源与环境问题
我国是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如何高效利用更加清洁的能源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关键。随着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温室效应的加重,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我国当前主要采用火力发电作为发电手段,使得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为保护人类的共同的家园,我国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减碳计划。褚君浩院士介绍了三种不同的低碳技术:一是减碳技术,开发更加高效的低碳设备,消费端减少碳排放;二是无碳技术,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如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生产端实现低碳;三是去碳技术,对CO₂进行捕获再利用,将变废为宝。报告中,褚君浩院士根据近年对光电转换的研究,着重讲解无碳技术,尤其是光伏电池领域的发展,以及光伏电池发展对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
2 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
太阳能电池发展经历了以晶硅为代表的第一代电池,以非晶硅、砷化镓为代表的第二代薄膜电池,及以钙钛矿电池为代表的第三代电池。钙钛矿材料作为一种具有ABX₃结构的材料,自2009年起被用作太阳电池以来,其凭借着材料成本低、可溶液加工、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研究重点。褚院士从钙钛矿材料的优势、钙钛矿单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医药化工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
褚君浩院士指出传统的硅基电池,材料加工耗能较大,而钙钛矿材料可采用低温溶液加工,极大简化制备工艺,且随着卷对卷技术、狭缝涂布工艺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实现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廉的规模制备。且由于ABX₃的结构特点,通过对不同离子的调控,实现带隙可调谐的钙钛矿器件。同时,通过对钙钛矿材料带隙的调控,钙钛矿与硅基叠层器件实现高效互补,可以实现30%以上的转化效率。
此外,钙钛矿材料的优异特性,使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在LED、探测、晶体管等都有很好的应用。而且,与晶硅等无机材料相比,钙钛矿材料具有很高的缺陷容忍度、高消光系数和长载流子寿命,在应用方面也体现出很大的优势。
但是,与传统硅基电池的超过25年的寿命相比,当前前钙钛矿电池存在着寿命问题。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科学家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已经取得很好的进展。同时,研究钙钛矿单晶也是重要方向,可能实现高性能与高稳定性共存。
钙钛矿电池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不久的将来能实现高性能与高稳定性共存,并随着柔性器件的发展,将极大扩展太阳能电池的使用范围。
报告中还介绍了III-V族半导体三结高效率太阳电池及其应用展望。
3 科技创新与双碳目标
太阳能有多种利用方式,光电转换是利用光能的主要方式。目前随着各国对绿色能源的需求,国际能源署(IEA)报告预测在2050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电力将由光伏发电产生。作为负责任大国,我们定下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褚君浩院士强调必须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技术,实现光伏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
专家介绍
褚君浩 院士
褚君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窄禁带半导体、非制冷红外探测、太阳能电池和太赫兹物理、材料及器件等诸多红外科学技术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2004年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奖、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奖。担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期间,实验室在1997年和2002年国家评估中两次评为优秀,成为连续四次评为“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获得上海首届科普教育创新奖的“科普杰出人物奖”。2014年被授予第六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7年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2020年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突出贡献奖。 在Nat. Electron.、Nat. Commun.、Phys. Rev. Lett.、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Funct. Mater.、Light Sci. & Appl.、Nano Lett.、ACS Nano.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学》(褚君浩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Physics and Properties of Narrow Gap Semiconductor》(Junhao Chu & Arden Sher, Springer, 2010)、《Devices Physics of Narrow Gap Semiconductor》(Junhao Chu & Arden Sher, Springer, 2010),等)和编著书籍12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原文链接
褚君浩院士与Green Carbon | 太阳能技术发展与双碳目标
Green Carbon
期刊官网:Green Carbon官网
投稿网址:Green Carbon投稿
公众号:Green Carbon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5 1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