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点回顾
2023年7月26-28日,Green Carbon首届编委会暨2023国际绿碳科学大会在青岛顺利召开。本次大会聚焦绿色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化石碳资源的绿色转化与利用、排放碳资源的高效固定与利用、多尺度碳循环的分析与管理等主题,围绕全球及我国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分析机遇挑战,谋划战略布局,探索发展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夏幼南教授、美国休斯顿大学Jeffrey Rimer教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Rolf Schmid教授、日本国立富山大学Noritatsu Tsubaki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Valentin Valtchev研究员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七大主旨报告
超浸润体系——量子限域超流:能量转化,化学反应与生物信息传输
江雷 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Green Carbon 顾问委员会委员
生命系统在高效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生物合成等方面表现出超低能耗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些超低能耗的过程,在纳米通道(如离子、分子通道)中应该有一种超低电阻率的物质输运,其中离子或分子的定向集体运动(离子/分子超流体)是必要条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研究员从苏格拉底哲学辩式为切入点,提出道法自然、向自然学习的研究思路,生动地介绍了超浸润体系和量子限域超流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
江雷院士与Green Carbon | 超浸润体系——量子限域超流:能量转化,化学反应与生物信息传输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进程
陈学思 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Green Carbon 顾问委员会委员
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生物降解塑料迎来重大利好。其中聚乳酸(PLA)和聚氨基酸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两类可降解塑料材料,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研究员介绍到,他们团队与合作企业生产的聚乳酸部分产品性能优于NatureWorks公司产品,未来将主要应用于汽车、动车等领域。此外,聚乳酸材料还广泛应用于医用材料领域,依托于陈学思院士团队技术,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公司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体内可吸收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开发与产业化。由于聚氨基酸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陈学思院士最后介绍了聚氨基酸在药物输送方面的一系列应用工作。
陈学思院士与Green Carbon|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进程
面向“绿碳”的先进催化纳米材料
夏幼南 教授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Green Carbon 顾问委员会委员
具有控制良好的尺寸、形状、组成和内部结构的胶体金属纳米晶体的成功合成为调控其物理化学性质和优化其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性能提供了众多机会。特别是,由于纳米晶体表面的原子结构最终由其几何形状决定,催化和表面科学极大地受益于具有可控形状的纳米晶体。其直接优势包括增强催化活性和/或选择性、大幅降低材料成本、同时提供了明确定义的模型系统用于机理研究等。在报告中,夏幼南教授介绍了他课题组在针对电催化和燃料电池应用的各种类型纳米晶体的理性设计和控制合成方面的最新进展。
夏幼南教授与Green Carbon | 面向“绿碳”的先进催化纳米材料
为低碳可持续发展设计构建具有更优性能的纳米孔材料
Jeffrey Rimer 教授 美国休斯顿大学 Green Carbon 顾问委员会委员
Jeffrey Rimer教授是一位在分子筛非经典结晶路径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他在本次大会上主要介绍了分子筛材料设计构建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目标,Jeffrey Rimer教授认为分子筛催化剂可以在传统烃类转化过程节能增效、C1和低碳烃类新催化剂开发以及生物质转化及塑料降解新工艺开发三个方向做出显著贡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设计构建具有不同纳米构造的分子筛晶粒是有效途径。Jeffrey Rimer教授通过丰富的实验案例,对生鳍分子筛、自支持SPP分子筛和蛋壳分子筛的设计合成及其优越催化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开发生鳍分子筛在无晶种、无有机模板剂条件下绿色合成方法的最新成果。
Jeffrey Rimer教授与Green Carbon | 为低碳可持续发展设计构建具有更优性能的纳米孔材料
欧洲绿色协议和欧洲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
Rolf Schmid 教授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Green Carbon 顾问委员会委员
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导致资源消耗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巴黎气候协议的制定,为解决资源消耗过量、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指引。Rolf Schmid教授指出,欧洲在化学工业领域的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方面做出了努力,包括大型公司如BASF和Loreal公司的举措,以及中小型公司和创新集群的参与。Rolf Schmid教授强调,欧洲的绿碳技术变革是自觉自愿的改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提出良好解决方案,实现全球共同发展。
Rolf Schmid教授与Green Carbon | 欧洲绿色协议和欧洲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
C1化学新技术
Noritatsu Tsubaki 院士 日本国立富山大学 Green Carbon 编委会成员
化石资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发展低碳高效的催化转化技术,将C1分子(CO₂,CH₄,CO,CH₃OH等)转化为清洁燃料和高值化学品,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能源环境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国立富山大学Noritatsu Tsubaki教授通过对课题组近年来在C1化学新反应、新催化剂体系、新反应器等领域开发工作的介绍,对C1化学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解读和展望。
微孔材料助力从空气中获取饮用水
Valentin Valtchev 研究员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Green Carbon 主编
地球表层水总量超过13亿立方千米,其中淡水总量高达3500万立方千米。然而,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导致许多地区严重缺水。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有40亿人口每年至少一个月严重缺乏饮水,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另有20亿人口居住在没有可靠供水体系的地区。联合国将“洁净水源和卫生”问题列为第六大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警告这是一个严重失控的问题。Valentin Valtchev研究员通过介绍借助微孔材料从空气中获取饮用水的研究工作,为解决全球淡水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
Valentin Valtchev研究员与Green Carbon | 微孔材料助力从空气中获取饮用水
原文链接
专家视角 绿色交响 | 2023国际绿碳科学大会主旨报告回顾
Green Carbon
期刊官网:Green Carbon官网
投稿网址:Green Carbon投稿
公众号:Green Carbon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5 1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