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sb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sbj

博文

PPP2R1A基因突变预示癌症免疫治疗后生存率提高

已有 694 次阅读 2025-7-4 19:25 |个人分类:肿瘤治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近期的研究发现如果癌症患者的肿瘤里存在 PPP2R1A 基因的突变,那么他们在接受免疫治疗(比如 PD-1 抑制剂此类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杀癌细胞的治疗)后,生存时间会比没有这种突变的患者更长,治疗效果也更好。显示 PPP2R1A 突变能给免疫治疗带来 “助力”,让患者更容易从这类疗法中获益。 

PPP2R1A(蛋白磷酸酶2,调节亚基A),是一种编码蛋白磷酸酶2亚基的基因,蛋白磷酸酶2是一种复合物,与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负性控制有关。PPP2R1A的错义突变、沉默突变、移码缺失和无义突变在子宫内膜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等癌症中都有发现。 

PPP2R1A 突变在卵巢癌中的发生率因研究样本、检测方法及卵巢癌组织学亚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整体发生率相对较低。在不同组织学亚型中:透明细胞癌:一项研究中的突变率为 4.5%(1/22);另一项对 110 例 I 型卵巢肿瘤(包括透明细胞癌等)的研究显示,其突变率为 9.1% 。高级别浆液性癌:在 22 例样本中,突变率为 4.5%(1/22);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在 15 例样本中,突变率为 6.7%(1/15);另有研究在37例原发性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样本中,突变率为 2.7%(1/37)。 

卵巢癌对免疫治疗(ICB)的反应率低,单药 PD-1/PD-L1 抑制剂响应率仅 5%~15%,且缺乏有效生物标志物预测疗效。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对铂类化疗耐药,预后差,双免疫治疗(如 nivolumab+ipilimumab)响应率较高级别浆液性癌高 5 倍,但总体仍不足 15%。 

PPP2R1A 基因的潜在作用:PPP2R1A 编码蛋白磷酸酶 2A(PP2A)的支架亚基,其突变可导致 PP2A 功能丧失,此前未明确其与免疫治疗的关联。此项研究进行了临床队列分析,主要队列为34例铂耐药 OCCC 患者,接受抗CTLA-4 +抗PD-1/PD-L1联合治疗,通过 NGS 检测肿瘤基因突变,分析 PPP2R1A 突变与生存的关联。验证队列:利用 cBioPortal 数据库分析1661例ICB治疗患者及7564例其他治疗患者的生存数据,并在子宫内膜癌等其他癌种中验证。 

主要研究结果显示PPP2R1A 突变与 OCCC 患者生存改善显著相关。生存数据:PPP2R1A 突变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 66.9 个月,野生型患者仅 9.2 个月(HR=0.40,P=0.03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3.0 个月 vs 1.8 个月(P=0.034)。临床特征:81.8% 的突变患者伴随ARID1A突变,3 级以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发生率更高(45.5% vs 13.0%,P=0.079),提示更强免疫激活。转录组分析:突变肿瘤中 IFNγ 信号通路、炎症反应及补体通路显著富集,治疗后 IFNα信号及IL-2信号进一步激活。空间表型:突变肿瘤基线时MHC-II +免疫细胞、B细胞(CD20+Ki-67+)及三级淋巴结构(TLS)更丰富;治疗后 CD45RO+PD-1CD8 + 记忆 T 细胞在肿瘤邻近区域显著增多。 

潜在机制:PPP2R1A 突变可激活 AKT 通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 DNA 损伤、增强新抗原表达及I型 IFN信号,促进免疫激活。PPP2R1A 突变导致 PP2A 功能丧失,解除对 AKT/mTOR 通路的抑制,诱导肿瘤细胞 DNA 损伤和细胞质双链 DNA(dsDNA)释放,激活 STING-I 型 IFN 信号,促进免疫细胞浸润。突变肿瘤中CD45RO+CD8 +记忆T细胞富集,这类细胞可作为效应T细胞的 “储备池”,维持持久的抗肿瘤反应。 

专家认为PPP2R1A突变可作为 ICB 治疗疗效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尤其在 OCCC 及其他 PPP2R1A 突变率高的癌种(如子宫内膜癌)中。治疗策略启示:靶向 PP2A(如使用抑制剂 LB-100)可增强肿瘤对 ICB 和 CAR-T 治疗的敏感性,为缺乏 PPP2R1A 突变的患者提供新策略。

Screenshot 2025-07-04 191937.jpg

PPP2R1A mutations portend improved survival after cancer immunotherapy. Nature 2 July 202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2154-1492379.html

上一篇:从外周血中快速富集扩增新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应用于肿瘤的T细胞免疫治疗
下一篇:AI对EGFR突变肺癌分子表型和预后的预测
收藏 IP: 27.47.35.*| 热度|

2 宁利中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6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