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以后才注意到,隔三差五的,到了深夜,窗外会有鸟鸣啾啾。
不是那种夜深人静时走进树林中偶尔响起的一二声鸟鸣,而是一声连一声的,活泼泼的、欢乐的歌唱。有时甚至成群鸟儿叽叽喳喳欢叫声一片,忽而又哄然飞走了。不是鸟儿深夜正常的举动。
宿舍楼位于老城区,楼下就是大马路,绿化好,深夜车少,噪杂声音少,鸟鸣啾啾尤其清晰。
楼下大马路绿化挺好
鸟儿也学城市人过起夜生活了?
多半年才反应过来,绿化好,夜里路灯又很亮,很像白天的树林。应该是城市绿化与路灯造成的时空错乱。
查资料,人为灯光对鸟类有多方面的影响,如干扰生物钟、吸引和迷惑、影响繁殖、影响生态等。
灯光会扰乱鸟类的昼夜节律,影响它们的休息和觅食行为。长时间的灯光照射可能使鸟类无法准确判断白天和黑夜,进而影响其生理节律和繁殖活动。
城市中的鸟儿由于夜间持续的灯光照明,无法准确分辨白天和夜间,从而改变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如晚上干白天的事儿,觅食、歌唱等。
我称它们为“城市鸟”,一种新的生活模式的鸟儿。
“城市鸟”是个因城市文明附带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复杂但也不易解决。
城市不能没有绿化、不能没有路灯,更不可能禁止鸟儿进城旅行或安家落户。
鸟儿进城后不知不觉变成了“城市鸟”,“城市鸟”的后代们不知生活习性有什么改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9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