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anp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nanping

博文

杨梅粽子可能是杨梅干馅粽子

已有 654 次阅读 2025-5-21 21:42 |个人分类:随感随议|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端午的话题,离不开粽子。

有一款神秘的粽子,杨梅粽子。

提起杨梅粽子,又离不开苏轼。

苏轼的诗,《皇太后阁六首》(其五):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宫廷园林珍稀花草树木掩映池台景致宜人从四川(蜀)和江南(吴)千里迢迢运送来了各色时令贡品

卢橘(枇杷)与杨梅都是南方珍贵水果,果盘里盛着卢橘(枇杷),粽子里竟藏着杨梅。

杨梅粽子竟入了大宋宫廷饮馔,肯定不是一般档次的粽子

杨梅粽子应该是江南(吴)四川(蜀)的地方贡品。

现在有冷链技术,用新鲜水果作馅料制作特殊子没有问题。古代传统工艺,把新鲜杨梅裹进子里,再经过长时间蒸煮,杨梅早就面目全非,不可能时於粽里得杨梅”。一坨既不好吃,也无美感的酸饭团,入不了宫廷饮馔的。

很有可能,先把杨梅做成果干果脯,再作为子的馅料。

————————————

此前还有一首提到杨梅粽子的古诗。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徐君倩有一首与妻子一起守岁的五言古诗,

共内人夜坐守》:

欢笑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诗中“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喝着用桃子酿的美酒,吃着杨梅的粽子。

————————————

从两首诗看得出来,苏轼时於粽里得杨梅”一句与“粽里觅杨梅”高度相似,有后人仿前人痕迹。

杨梅粽子最迟南北朝就有了,并非宋朝才有。

除夕夜徐君倩与妻子一起守岁,腊月里哪里都没有新鲜杨梅。他俩吃的杨梅粽子,应该是杨梅果脯馅的粽子。

    南朝梁与传统“吴”地部分重合,产杨梅,很可能有吃杨梅粽子的习惯。到宋代,向朝廷进贡杨梅粽子,就对得上了。

————————————

还有一点,徐君倩与妻子守岁时吃粽子,不知是哪个地方的民俗习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00375-1486644.html

上一篇:四路护平遥
收藏 IP: 119.130.155.*| 热度|

15 郑永军 宁利中 王涛 崔锦华 刘进平 许培扬 杨正瓴 雒运强 李学宽 高宏 李志林 尤明庆 钟炳 朱晓刚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3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