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式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已经广泛报道,但是关于非模式植物 (特别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园艺作物) 的环境适应分子机制仍存在较大的空白,仍待深入研究补充。非模式植物独特的进化轨迹和生态适应性在分子水平上仍未得到充分探索。在非模式生物中开展相应研究,阐明这些机制对拓宽基础科学认知和培育高产、高抗、高品质经济林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基于此,Plants 特邀北京林业大学盖颖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刘利副研究员和晁楠副教授合作创建特刊“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nteraction and Adaptation Between Non-Model Plants and the Environment (非模式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与适应的分子机制)”。本特刊旨在推动对非模式植物环境适应机制的理解,强调方法学创新与分子机制解析,重点关注具有广谱性或物种特异性的逆境响应分子机制解析。本特刊诚邀全球研究人员、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交关于非模式植物适应性方法创新和其物种独特性分子机制的原创研究和评论文章。特刊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整合转录组、蛋白质组与代谢组数据,揭示植物对胁迫的系统性响应;
区分物种特异性与保守胁迫响应模块,揭示非模式生物特有环境适应机制;
突破遗传转化技术限制,开发适用于遗传转化体系不完善物种的功能验证方法;
非模式植物对多种外部压力的复杂反应机制。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1日
客座编辑
盖颖 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树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为林木基因功能挖掘利用及林木新种质创制。先后主持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和北京市英才计划等省部级项目,参加973、863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Tree Physiology 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数十篇,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刘利 副研究员
江苏科技大学
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主要从事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桑树次生代谢、桑树标准化与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项目、重点研发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数十篇。参与育成桑树品种4个;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
晁楠 副教授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林木基因功能挖掘利用及桑树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业农村部桑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等省部级项目。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Tree Physiology、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a 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
了解更多特刊信息:https://www.mdpi.com/si/231499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plants
Plants 期刊介绍
主编:Dilantha Fernando, 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
期刊内容主要涉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目前已被SCIE、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4.0
2023 CiteScore:6.5
Time to First Decision:18.9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4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0 1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