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tunshanr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tunshanren

博文

乡村中学同事的较量

已有 276 次阅读 2025-4-28 11:41 |个人分类:生活杂碎|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1745811667333.png

       在皖中偏僻的山村中学里有一对同事牛晓常和肖民虎, 他们都是高中毕业,先后走进民办教师的队伍里。牛晓常为人老实巴交,不知道结交人缘,一直都渴望混个一官半职,但是一生没当官,人家戏称他牛校长,而肖民虎会搞关系,蝇营狗苟,他口蜜腹剑,常常笑嘻嘻的,人称笑面虎。牛晓常的儿子和女儿读书都厉害,儿子考上了中师,回到了他们的中学,女儿考上了985。此时,肖民虎已经爬上了中学副校长,面对老同事的儿子,他又爱又恨。

      九月的晨雾还未散尽,牛晓常就踩着露水往学校赶。儿子牛向阳今年刚从中师毕业回到母校任教,他特意早起,想帮儿子熟悉校园环境。校园里,肖民虎站在办公楼前,望着远处父子俩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作为副校长,他在这所学校经营多年,如今看到牛晓常儿子归来,心里却泛起了复杂的情绪。他的儿女不成器,女儿早早辍学打工,而牛晓常的一双儿女都如此出色,尤其是牛向阳,不仅学业有成,还回到学校教书,这让他既羡慕又嫉妒。

       肖民虎很快有了新打算,他委托学校的老教师王老师去探探牛向阳的口风,想把自己在镇上开服装店的侄女介绍给牛向阳。王老师找到牛向阳时,他正在整理教案。听完王老师的来意,牛向阳礼貌却坚定地拒绝了:“王老师,感谢您的好意,但我现在想先专注于教学工作,暂时没有考虑个人问题。”王老师回去如实转告,肖民虎气得把茶杯重重地摔在办公桌上。“不识抬举!” 他咬牙切齿地说。从那以后,肖民虎便开始暗中设计打压牛向阳。

       第一次交锋发生在学校的公开课评比上。作为新教师,牛向阳精心准备了一堂语文课,他将山村生活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然而,在评课环节,肖民虎却带头批评:“这种教学方式太花哨,不适合我们山村学生,还是要以传统教学为主。” 在他的影响下,其他老师也纷纷附和,牛向阳的公开课成绩一落千丈。牛晓常得知此事后,只是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向阳,别灰心,咱们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 牛向阳点点头,他知道父亲一辈子老实本分,在学校受了不少委屈,但始终坚守着教师的职责。不久后,学校进行职称评定。牛向阳虽然教学能力突出,但由于工作时间短,资历尚浅,本就不占优势。肖民虎却在背后搞小动作,他利用职务之便,修改了部分评审标准,将工作年限的权重大幅提高,还在评审会上暗示其他评委,牛向阳缺乏经验,不适合晋升。最终,牛向阳无缘职称评定。

       面对一次次的打压,牛向阳没有气馁。他白天认真教学,晚上挑灯夜读,准备考研。肖民虎得知后,又想出了新的招数。他安排牛向阳承担大量的行政工作,还经常以检查工作为由,打断牛向阳的备课和学习时间。

        在学生管理方面,肖民虎也给牛向阳使绊子。他故意将几个调皮捣蛋、成绩落后的学生安排到牛向阳的班级,还在家长面前说牛向阳年轻,缺乏管理经验。一时间,家长们对牛向阳产生了质疑,牛向阳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与家长沟通,处理学生问题。然而,牛向阳始终没有放弃。他耐心地教导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真诚和知识打动他们。渐渐地,那些曾经调皮的学生开始转变,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们看到了牛向阳的努力和能力,纷纷向他道歉。

       考研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牛向阳更加努力。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复习,在教室、办公室、宿舍都能看到他学习的身影。肖民虎的打压没有停止,但牛向阳已经学会了应对。他巧妙地安排时间,既不耽误教学工作,又保证了学习进度。 终于,考研成绩公布的那天,牛向阳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的一所高校录取。这个消息在学校引起了轰动,牛晓常看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眼中满是骄傲的泪水。 肖民虎得知消息后,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没想到,自己用尽手段,还是没能阻止牛向阳。不久后,肖民虎到了退休年龄,他灰溜溜地离开了学校,曾经的威风不再。

       牛向阳离开山村中学那天,许多学生和老师都来为他送行。站在校园门口,他回望这所承载了他太多回忆的学校,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段经历虽然充满坎坷,但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此后,牛向阳在北京继续深造,毕业后留在北京发展,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那所山村中学,依然静静地伫立在皖中山村,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教师的坚守与付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1802-1483731.html

上一篇:老许!老许!
下一篇:我的表娘: 一个农村妇女的传奇抉择
收藏 IP: 202.100.211.*| 热度|

2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9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