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圕人堂周讯(总第529期 20240628)

已有 369 次阅读 2024-6-28 17:47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圕人堂周讯(总第529期 20240628).pdf

张芸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目录

1 圕人堂本周讨论概要

1.1图情会议、招聘信息

1)去尔滨工作,黑龙江、辽宁、陕西等多地招聘图情档,事业编制!

2)全国首个阅读推广微专业在辽宁大学获批立项建设

3)北京城市图书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和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开馆公告

4)会议预告 | 2024年“图书馆讲坛与培训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学术会议

5)博士后基金第17批特别资助:图情档2项

1.2链接资源、分享推荐

1)专访CSSCI南核标准设计者

2)新书推介:程结晶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3)关于高校图书馆减员增效的思考

4)反思当下图书馆建设之有感难

5)郑哲敏先生留给后人的话:我怎样做科研

6)斯是陋室——中国书斋文化艺术展

7)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入选‘2024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8)图情四大叔

9)展讯丨栋梁——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山西 太原/佛光寺)

10)加拿大研究型图书馆协会发布数字素养框架

11)新书|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1.3你提问,我回答

1)采用彩色书标区分馆藏文献的类型,是个好选择吗?

2)如何看学校对校友开放

1.4圕人堂专题

1)专题讨论: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

1.5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评价报告发布

1.6 纽约市佛公共馆主馆

1.7《图书馆论坛》“封面图书馆”征稿启事

1.8 特别专题讨论: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

1.9新书推介:郑锦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2圕人堂专题与群文件共享

2.1 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

 新书推介:郑锦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关于高校图书馆减员增效的思考

麦子: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

新书推介:程结晶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生命奇迹

2.2 群文件共享

3.大事记

4.延伸阅读

 

 

人堂简介

QQ群名称:人堂(LibChat)

QQ群号: 311173426

适宜人群: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

定位(MISSION):专业讨论、行业交流、信息共享、资源、人脉

《圕人堂周讯》编辑组

主编:王启云

编辑:宋晓莉 赵生让 董行 范良瑛 曾家琳 张婵 卢娅 陈艳 

史蓓 陈玮 李爱玲 张芸 唐小姣

圕人堂圕结一切可以圕聚的力量。

圕人堂堂风:贴近现实,关照现实,联系理论,旨在实践。

 

赞助单位

  世界艺术鉴赏库 弘雅科技 陕西龙脉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 圕人堂本周讨论概要

1.1图情会议、招聘信息

1)去尔滨工作,黑龙江、辽宁、陕西等多地招聘图情档,事业编制!

初霁:“图书情报就业求职/去尔滨工作,黑龙江、辽宁、陕西等多地招聘图情档,事业编制!https://mp.weixin.qq.com/s/1Yy-4WBWdrOus7CTkib14Q

 

2)全国首个阅读推广微专业在辽宁大学获批立项建设

低调:“全国首个阅读推广微专业在辽宁大学获批立项建设https://mp.weixin.qq.com/s/u27hnmAa04FHUkSsAJZymw

 

3)北京城市图书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和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开馆公告

低调:“北京城市图书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和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开馆公告https://mp.weixin.qq.com/s/ikhMl9v7byxPBCC2zODyjQ

 

4)会议预告 | 2024年“图书馆讲坛与培训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学术会议

佛山市*:“会议预告 | 2024年“图书馆讲坛与培训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学术会议https://mp.weixin.qq.com/s/UEwcvQoiAtLme5uY71ZhKQ

 

5)博士后基金第17批特别资助:图情档2

一滴墨“博士后基金第17批特别资助:图情档2https://mp.weixin.qq.com/s/iXhlXfp27sOC_Nsjyq8c2g

 

1.2链接资源、分享推荐

1)专访CSSCI南核标准设计者

碧海潮生:“专访CSSCI南核标准设计者:我很后悔设计出C刊标准!现在的学术界有些本末倒置!https://mp.weixin.qq.com/s/tSiPbVu-LmUFuz31XFI4Yg”图漾:“评价两点:1.CSSCI这个idea很成功,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2. 它的界面和功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惨不忍睹(对比一下SCI),当然也是有客观原因的,比如没有商业化运作。”徐徐清风:“他说后悔,他发明了这个加重内卷的工具,他有权将CSSCI关闭么?宣布关闭。”徽子:“只认C刊。”徐徐清风:“CSSCI确实很成功,在文科方面的权威和认可度超过了SSCI,这是体现民族自信长国人志气的伟大成功。”碧海潮生:“工具怎么更好利用关键还看使用者本身。”图林新人:“权威和认可度超过了SSCI?这一点存疑。”图漾:“这一点倒也正常。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社科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外刊发那么多文章。”

 

2)新书推介:程结晶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图谋:@全体成员 新书推介:程结晶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9389.html程结晶、朱彦君、刘星的著作《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一书是其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是系统探究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研究的专著。不仅仅凝练了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图书馆服务领域的知识和智慧,也透露出作者在推动图书馆工作创新与发展上的情感和心血。

 

3)关于高校图书馆减员增效的思考

图谋:“图谋.关于高校图书馆减员增效的思考.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9752.html高校图书馆的减员增效需要综合权衡、适可而止,否则得不偿失,不利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职能与教育职能的发挥,不利于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4)反思当下图书馆建设之有感难

图谋:@全体成员 馆员杂谈 | 反思当下图书馆建设之有感难.https://mp.weixin.qq.com/s/2YkHIdHfYYk_T-NfGEEmBA 当下图书馆界对于阅读推广活动的举办和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可以说极度吹捧和痴迷。从各个图书馆官方账号以及近年来图情档类核心期刊的论文主题发表情况可以看出,元宇宙、AI、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等成为了图书馆研究和宣传的主流,似乎没有什么声音再关注和研究如读者服务、采编、文献检索这些图书馆传统业务工作了。想要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光鲜的外表和精致的概念永远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孔乙己脱不下来的长衫。在人人脱不下长衫的大环境下,能够给予各位纯粹的图书馆服务工作者一个平台,不要只盯着AI、大数据、算法这些人文之外的精致,让图书馆工作返璞归真,从基底提升内在,真正做到服务创新,才是我最希望实现的吧。”

 

5)郑哲敏先生留给后人的话:我怎样做科研

木木贝:“郑哲敏先生留给后人的话:我怎样做科研https://mp.weixin.qq.com/s/nDch86Fh8c10l8z97eqYyg。真是没想到我会活到今天。既然有了这个天赐的机会,不免要问,有什么话要留给后人的呢?有哪些经验想告诉后人的呢?有哪些建议想留给后来者的呢?——郑哲敏 2019 3 月。”

 

6)斯是陋室——中国书斋文化艺术展

弯曲的*:“斯是陋室——中国书斋文化艺术展https://mp.weixin.qq.com/s/SxhcnJ01SsvbbEjlqOfQ5g

 

7)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入选2024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木木贝:“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入选‘2024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https://mp.weixin.qq.com/s/IRlQJpceW6S5g0Z14agf6Q 619日,2024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举办。会上《2024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发布,截至2024年已连续发布13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以89种列第30位(并列),入选2024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8)图情四大叔

木木贝:“图情四大叔https://mp.weixin.qq.com/s/HuKaGVbB2l9BO7OnKEet1g

 

9)展讯丨栋梁——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山西 太原/佛光寺)

Biochem:“展讯丨栋梁——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山西 太原/佛光寺)https://mp.weixin.qq.com/s/LcsKU7tbad4fccotV4lnug

 

10)加拿大研究型图书馆协会发布数字素养框架

教图报刊:“加拿大研究型图书馆协会发布数字素养框架https://mp.weixin.qq.com/s/xiVsNNe59-j_0enMwjfV5Q

 

11)新书|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图谋:“新书|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https://mp.weixin.qq.com/s/CkfJeZu0nuK82scptNgQdg

 

1.3你提问,我回答

1)采用彩色书标区分馆藏文献的类型,是个好选择吗?

普罗大众:“各位老师好,我想请教一下,目前我在参与一个新图书馆的筹备,这是一个中专学校,里面有中专也有大专,从长远考虑的话,我想请教一下各位老师,需要把和学校专业相关的图书专门设置一个书库,再贴上不同的色标吗。”普罗大众:“分到不同书库里的书,需要在索书号标签上用不同的色标吗?”普罗大众:“因为这是一个新馆,现在的做法影响到未来10年。”普罗大众:“@普罗大众 我看其他的学校应该也分了不同的书库,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在索书标的颜色上体现。”碧沚东楼:“专业书库(馆藏点,甚至单独的马克库)都可以设置,书标颜色区分最好,方便排架。”普罗大众:“好的,谢谢。”骑鹿踏雪:“这还得给书库配备打印机和书标纸等自己打印加工。”普罗大众:“是的,图书馆要有自己加工编目的能力。”低调:“设计的细化是好的,但就看能不能坚持下去、传承下去。”普罗大众:“这是一个新馆,从老旧的图书室升级过来,之前缺少典藏规划和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所以我才想争取尽量规范一些。我知道这会影响到后面图书馆的命运和发展路径。”普罗大众:“如果一开始就规范,后面就没有纠错成本。”麦子:“所谓垃圾进垃圾出,但前面做差了,后面的就错成本更高。”木木贝:“。”低调:“这个研究真冷门。”低调:“@普罗大众 你们现在有多少书?”普罗大众:“15万册。”木木贝:“书标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话题。总体来说,采纳这种方法的图书馆是少数。采纳的图书馆里以公共图书馆居多,高校馆少见(一般是医学类高校馆有些会采纳,但他们是每个大类一种颜色,22大类有22种颜色,甚至有些T类再细分16种颜色)。”木木贝:“时间久之后由于氧化,颜色会变。另外每批次的书标纸可能会有色差。所以长久来说,不是一个好选择。”骑鹿踏雪:“典藏前加工书标,采编很麻烦;典藏后加工书标,书库嫌麻烦。”骑鹿踏雪:“好事,但是费力。”低调:“有足够的人,可以搞,没人,还是算了。”普罗大众:“目前是供应商加工。”木木贝:“加工起来也麻烦,要分类打印书标。但也有一些馆书标纸是统一的底色,另外加贴一条色带。”普罗大众:“@木木贝 @木木贝 这也是一个办法。”骑鹿踏雪:“我们自己试行过分色书标。几台打印机共用,不同色书标分配和张贴。”红巾翠袖:“在书标原色上添加其他半色上半部分统一下半部分用分类色。”普罗大众:“好的。”红巾翠袖:“其实人文类用两种全部颜色标识,社科和自然科类用半色标识。我觉得这样比较好。”红巾翠袖:“把人文单独分一个区域。”骑鹿踏雪:“@红巾翠袖 @红巾翠袖 头部一条分色,下面主要区域统一底色。”红巾翠袖:“社科,自科可以是一个大区域。”徽子:“@普罗大众 @普罗大众 挺好,有启发。”红巾翠袖:“人文主要是量大书多建议图书藏书区域面积大些。”红巾翠袖:“@骑鹿踏雪 这个也可以没有什么绝对。”骑鹿踏雪:“@红巾翠袖 我是觉得分色在上面更醒目。”麦子:“这类其实很重要的决定看似很随便的。”红巾翠袖:@骑鹿踏雪 那主要是这样的:杂色的颜色要和书架颜色比较但是你的建议对醒目。”红巾翠袖:“醒目对读者其实方便可以不用看分类只要看颜色就基本上归类。”徐徐清风:“@普罗大众 @普罗大众 不建议。还是统一书标好,书标也最好不用任何颜色和图案框,就是白色底,不带线条框那种。如果要区分书库,可以另外在书标上方或下方再加贴一个彩色不干胶。”小图图:“统一书标最好,要是以后放密集不按照学科排的话,就会五颜六色了。”

 

2)如何看学校对校友开放

麦子:“其实,关于学校对校友开放,如果有有意,可以写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一下。”麦子:“首先一点:既然看上去去这么美好,为什么很少有人做?”麦子:“更现实的考虑:这个操作给其他馆带来很多压力,你是不是要跟进?如果做了,意味着什么?”麦子:“此外,如果仔细看内含,这个做法没有任何新意,有很多馆即使没有公布,校友也是可以进入做同样的使用的,只是这事太鸡肋,不好意思说。”麦子:“我也可以做个攻略,让群里所有的人都能拿到国会图书馆的借书证,但这有意义吗?”麦子:“他们其实只有一个条件:年满16岁。”麦子:“这事其实仔细想,就是恶心大家一回,让其他同行哭笑不得。”麦子:“当然,如果感到哭笑不得的馆长,还算是有专业素养,就怕遇到真想学习这先进经验的。”麦子:“同时也害了读者,因为人们第一会想到的是继续当学生时的待遇。”扣肉:“可能还是要研究,校友使用图书馆资源是要干什么。”扣肉:“我自己的经验是,有些东西可能还确实只有母校有。”麦子:“如果我们这个讨论可以总结一下,算是我们对此事的回应,因为我估计大佬们出于脸面,也不好说。”扣肉:“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应聘去其它大学工作。发现原来在我们学校上学的时候使用的数据库,在工作单位没有订。专业上的一些参考书,也不全。”麦子:“这没问题,但这和对校友开放其实是两回事。”

 

3)当下促进工作经验交流的渠道、平台和形式

予君歌:“请问有没有什么类似公众号发论文的渠道吗,就是想促进交流,不想发期刊了。”闽农林*:“发论文——应该还是走期刊吧?”钱溪源:“@予君歌 也想问哈哈哈,或者别的促进交流的渠道。”碧海潮生:“@予君歌 @予君歌 如是业务交流,可以选择给圕人堂chat、图书馆报、图情招聘等公众号投稿。”闽农林*:“或者自己去科学网https://www.sciencenet.cn/写博文?同类似乎还有https://www.zhihu.com/知乎、美篇https://www.meipian.cn/”闽农林*:“@予君歌 正规出版物,你还可以给图书馆报、还有各类报纸(比如各省日报、经济报等)投稿……”予君歌:“就感觉期刊又要掏版面费,编辑挑挑捡捡,基础琐碎工作的经验还不给发。读者没法交流评论,最主要核心期刊下载量最多也就1000。”闽农林*:“@予君歌 要不你向‘图情那些事儿’学习——自己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吧。”图漾:“网上发表什么都可以,平台、形式有很多,但没有经过同行评审,学术界是不认的。”徽子:“@图漾 基础琐碎工作的经验交流给期刊卡脖子了。”图漾:“@徽子 经验交流干嘛非要发期刊,圕人堂就不错嘛。”予君歌:“不以评职称为目的的发文,能更加轻松一点吧。期刊上很多文章也都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除了给下一个人增加一条参考文献,谁在乎你写了些什么呢。”

 

1.4圕人堂专题

1)专题讨论: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

图谋:“麦子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https://mp.weixin.qq.com/s/FuHYpRXJpIFCeCRKTm9yEg

 

1.5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评价报告发布

图谋:“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评价报告发布.https://mp.weixin.qq.com/s/b98JgpMh4LLN1dt_tq1kcg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完善自身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科体系,推动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高等院校是承担人文社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的主阵地,是推进我国人文社科实现繁荣发展的主力军。近日,由浙江工商大学学术评价与科技统计研究院研制的《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报告2024》隆重发布,报告得到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70多位业界专家担任顾问或编委专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图谋:“俞立平.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评价报告发布.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1439202.html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评价报告展示了高校系统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动态,为政府、高校和公众等提供重要参考。通过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估各高校在人文社科发展方面的表现。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国际化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该报告采取综合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所有本科高校人文社科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俞立平.《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报告2024》前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1439221.html 与自然科学相比,高校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比重绝对是最大的,以高校人文社科发展作 为研究对象,其实也就抓住了中国人文社科发展的最关键部分。如何做好一个好的高校人文 社科发展报告?这个问题思考了许多年,终于到了付诸实践的时候,总结6点心得体会。网上书店(仅供参考): 全新正版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报告2024 俞立平 大学文科蓝皮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https://item.jd.com/10107204737374.html

 

 

1.6 纽约市佛公共馆主馆

麦子:“今天朋友圈里有群友贴了去纽约市佛公共馆主馆的照片,觉得和我看到的角度不同,与其回这群友,我还是贴在这里吧。”麦子:“这些照都是在主阅览室拍的。我记得苏世民大概捐了1亿美元修缮。这是2018年拍的。这类的馆我是去过不少,但这个阅览室的确是秒杀其他我见过的,主要还是钱。但今天即使你有10亿美元,建一个更大的,也不行。听说一个叫文化底蕴的东东吗?”麦子:“国会图书馆的阅览室等圆锥形的也都可以,但从阅读的角度,我还是喜欢这类长长的阅览室,因为没有把自己放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看书的感觉,毕竟,看书是一个私密行为。”扣肉:“这个大厅层高超过十米,且没有自然采光,不太符合现在国内主流的设计理念。”

 

 

哈尔滨*:“@麦子 后续维护更是难题,我这这个结构快十年了,玻璃接缝还有整个顶的边缘框架部分防水都有问题, 今年已经发展到外面大雨,屋里小雨了,而维修需要学校调研评审走流程,只能祈祷出大问题之前能修好了。”麦子:“大家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啊。”闽农林*:“说白了——都是当年踩过的坑。”闽农林*:“@麦子 说多了都是泪。”麦子:“是啊,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另外,如果有人兴高采烈地展示新玩具,是不会给你说其缺点的。”疯起:“深受高大上建筑理念的荼毒,夏日暴晒、雨天漏雨、顶上玻璃还时不时爆裂。”

 

1.7《图书馆论坛》“封面图书馆”征稿启事

图谋:@全体成员 《图书馆论坛》‘封面图书馆’征稿启事《图书馆论坛》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专业期刊,是中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行至多个国家。《图书馆论坛》每期‘封面封底’报道国内外优秀图书馆建筑,全免费,纯公益。为更好地宣传图书馆建设,特广泛征集‘封面图书馆’。相关说明如下:建筑:图书馆外观别具一格,空间设计典雅。‘封面’展示图书馆‘整体外观’,‘封底’展示该馆富有特色的‘局部’。图片:封面和封底各需3张图片,每张图片大小不低于3M。版权:图片属于原创作品,不存在版权问题。图片若属私人作品,一旦发表,支付稿酬,快递样刊2册。图片若属机构作品,一旦发表,快递样刊2册。名称:提供规范的图书馆名称。投稿:直接投稿到《图书馆论坛》网站:http://tsglt.zslib.com.cn。投稿标题格式:‘封面图书馆投稿:***图书馆’。”

 

1.8 特别专题讨论: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

麦子:“上次写了两篇关于馆长管理方面的一些往事(图谋注:指“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8307.html;续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8391.html),有群友认为过于负面,从而贬低了图书馆行业,让外人以口舌。图谋也认为,如果写些正能量的,这样一般比较受欢迎。但这其实和我自己的观察是相反的:这好比是同学聚会,如果你说你最近做得如何成功买了几栋楼,孩子怎么出息,其他的人真实感觉会是怎样?既然说到这里,那就谈谈好馆长是怎样的,不过我觉得是会让人更郁闷,因为没法学,相比之下,比烂比较容易。”麦子:“我一直认为,馆长这个位置是要领导各个副馆长(也就是直接汇报给你的各位)做好图书馆日常事务,而自己是更重要的对外的事物。当然,要这样首先是要有一支图书馆的队伍,不是一些不能做事,而且你根本不想要的占坑的人,当然,话说到这里,就是很多特殊情况和无奈,也就写不下去了。美国图书馆馆长的首要任务,无论大小和类别,就是要摆平给你钱的那方。无论是好年景还是差年景,都能得到你改得的那份,甚至更多。我以前有个同事,是一个只有三个全职工作人员的馆长/馆员,她是在一个我们学校附近大约40公里处的一个公共馆馆员,做了很多年,媳妇熬成婆,做了馆长,当年(2005左右)她的薪水是12万样子,而我同事大约8万,所以收入不错。做了馆长每年最费劲的事就是和当地的其他部门争预算,一个市的最费钱的基本就是警察、消防和图书馆三大部门,所以一直需要和他们扯皮。不过,不过她因为是个很能干的女士,所以一直把这块做的不错,图书馆也是处在一个殷实的老区,都是退休的老人(有钱有时间喜欢图书馆),所以图书馆的各种服务一直做的不错。当时,他们家住在我们学校附近,但她的市里提出这样的影响不好,因为他们不愿把税金用在一个住在其他地方的人的工资上,所以为了这事,还搬了家。不过,他们已退休,夫妻两人就又搬家了。”麦子:“这当然是个小例子,但保证预算的持续和稳定是馆长的基本责任而已,这方便要做好,没有止境,而且平时的预算只能让一个图书馆维持运作,但要做好,需要更多的钱,尤其是想建新馆。美国公立大学和公立图书馆一般建新馆是通过正常的发政府债券筹资的方式,但目前要做的事情太多,而建新图书馆不是优先事项,所以只能靠私人筹钱,起码是启动资金。即使再有钱的学校也是不愿自己花钱全资建一个图书馆,都希望借机拉赞助。不过,最近20年,建新的图书馆很少听到,更多的是一个图书馆拿到了大笔的捐款消息。”弯曲的*:“按照程焕文先生的意思,馆长的主要工作是‘三找’,找钱、找人、找书,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馆长不需要专业化,副馆长倒是需要专业化,因为要负责具体业务。”麦子:“当然是这样,在一个都是专业人员的馆里,懂专业的馆长放手不干预日常是需要很大智慧的。”弯曲的*:“我觉得,馆长懂专业,不只是象征意义,还是要做专业判断。”麦子:“我在2010年参加一个在国内的宣讲团,团员都是一些图书馆的人,其中有三位是现任或退休的馆长和副馆长,其中的一位据说曾经在三年里募到上千万美元,并把自己的位置成了冠名的。另外,在上文中的那位加大圣地亚哥图书馆的馆长也是在这方面十分出众,在他的任期让图书馆收到了大笔捐款。捐款这事固然和学校本身的名誉和校友有关,但要让图书馆自己能独立拿到钱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你是需要有单独募款的能力。我们图书馆在30年里,馆长其实只募集到了10万元,是有一个在纽约开律师事务所的校友,拿这笔钱的名义在图书馆入口处开了一个小小的休闲阅读收藏。但为了这事图书馆还是花了不少努力。不容易的原因是这样的:比如某人是一个学校的校友,图书馆知道这人有钱,但除非此人自己和图书馆联系说我要捐钱给图书馆,图书馆是绝对不能直接和此人联系,因为学校和学校里其他的已经拿过他的钱的人是有优先权,这是他们的财神,不是图书馆的。当然,如果此人说我现在再想捐一点钱给母校,你们看其他部门还有什么需要的,如果学校愿意,校方可以把图书馆建议出去,当然,这功劳也不是图书馆的。”麦子:“所以,图书馆要单独募集到钱其实是不太容易,因为图书馆已经没有往日的光耀,另外部分的原因我觉得和现在的募捐人个人的要求可能有关,而图书馆现在也不需要建新楼,即使图书馆好不容易建了一个楼,如果你捐了几百万,我把名字给你,图书馆可能觉得未必合算。现在的捐钱人所要的名气也和过去不同,越来越多为一个位置冠名的,比如芝加哥一个对冲基金的老板在10年前出了一亿美元给哈佛拿到了本科招生办的主任的职位冠名。募集外来捐款和个人的关系和魅力是很有关系的,所以,即使你再努力,没有合适条件和时机,这事很难。但这事的确需要时间和很多小事的铺垫,而且也不是完全靠馆长个人就能做的。比如,我们学校在大约10年前拿到了一个几百万的捐款,而且也冠名了一个职位,但这一切都是和一个很有能力和魅力的馆员有关,并不是馆长个人的功劳。这类的捐款拿到以后,一般是学校分了一部分,余下的放在学校的投资系统里(好的学校可能有几百亿美元)生息,而用的只是利息部分。不管怎样,能为图书馆拿到更多的钱是很衡量一个图书馆长业绩的最基本也是最高的标准,如果拿不到钱,再好的馆长也只是一时的,因为图书馆毕竟是需要钱才能运作下去的。”willa:“我感觉,无论找钱、找人还是找书还是离不开专业,除非馆长虽然是外行但是自带各种‘资源’,否则一般情况下,要钱总的说出为什么人家得给你钱,这时候不懂专业怎么能说服给钱的人让他们知道图书馆的价值所在呢?找人和找书也是一样,不懂专业,怎么能找到适合图书馆发展的专业人员,以及懂得哪些是图书馆最有价值的资源呢?”扬抄:“既能搞来资源还能特别专业,这条件未免太高,不太现实。即便有这样的全能人士,也不太可能被派来图书馆这种非核心部门。”麦子:“看了这段,我忽然发现国内图书馆发展好像还是在伯乐啊, 千里马什么的时代。”麦子:“那么除了捐款,馆长又做一些什么?我们可以拿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的馆长Brian Schottlaender 的例子为例。他曾担任加州在线档案馆 (OAC) 的首席馆长,这是一项早期努力,旨在使图书馆的特殊馆藏和档案可以在线访问。他还在 HathiTrust 计划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计划是由加州大学和密歇根大学领导的大学联盟,已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支持学术工作的在线图书收藏之一。他是数字保存网络董事会的首任成员,并领导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图书馆与谷歌合作建立全球数字图书馆。他还在西部地区存储信托基金 (WEST) 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共享印刷期刊存储库,服务于大学和研究图书馆。WEST 现已成立七年,拥有 74 个合作图书馆,已成为其他图书馆联盟的典范。UL Schottlaender 还指导了太平洋沿岸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这是一个由 35 多个主要太平洋沿岸学术图书馆组成的国际联盟。”麦子:“这里提到的这些事,当然不是他一个人做的,但估计此人在背后做了很多事情,HathiTrust和谷歌图书我就不说了,这里的WEST西部地区图书保障储存系统现在是美西高校馆一个极其有用的系统。西部地区存储信托 (WEST) 是一个分布式回顾性印刷期刊存储库计划,服务于美国西部地区的研究图书馆、学院和大学图书馆以及图书馆联盟。根据 WEST 计划,参与的图书馆将整合和验证主要图书馆存储设施和选定校园位置的印刷期刊过刊。由此产生的共享印刷档案确保了学术印刷记录的访问,并允许成员机构优化校园图书馆空间。这种管理图书馆馆藏的协作区域方法与其他计划相结合,代表着朝着开发高度可信的网络级共享印刷档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麦子:“基本上是这样的:比如,参加的馆里每个馆都有‘文物’杂志的过刊,但如果每个馆都需要保留,太花时间和空间,而且也没有必要。所以,建立一个数据库,辨别出那几个馆有最全的这本杂志,然后挑出几个馆有最全的,凑成几分最完整的,同时让其他的馆配合。然后,按储存条件要求分金银铜三种,分别有确认(确保每期每页都在)不同储存和流通要求。我只做接触铜类的,按照合同,这些刊物的记录里要表明,这属于WEST的一部分,不可以踢掉,合同有效期是35年。我记得金类的是需要特藏的待遇,有温度要求,而且不可以流通。我以前每年有几次会收到外馆某个馆员的要求,说,按照WEST今年的单子,我这里有几期他们需要的某种杂志,希望把它们寄给他们,当然,我可以拒绝,他们于是找下一家,但我一般都照做,因为我觉得这大概是这几本期刊的最好归属。因为有了这个系统,如果你收的某种期刊不是很齐,而且用的人也少,你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把余下的踢掉。美国图书馆最喜欢做这类的用现代技术解决以前遗留问题的事,而且只要参与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大问题,同时,在内容上又不损失。不知道这事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也就没必要说各种大家都知道的理由了。”麦子:“但这些事,涉及到太多的政策细节,另外钱怎么来,人员呢?而且每个馆有自己的顾虑和具体需要,有时,这事可能对其他人好,对你未必有很大的好处,这就需要有一个可以做主的委员会来起头,这样这些大馆的馆长的参与可以拍板很多事情。美国没有一套国家系统来做这类的事情,所以需要一些愿意做这事的人参与。比如,这WEST最后是挂在加州大学的CDL(加州数字图书馆)下,是一个没有图书馆的图书馆,但可以说是图书馆的图书馆,但有上百工作人员,我认识的做WEST的工作人员是CDL共享纸本项目(https://cdlib.org/services/collections/sharedprint/)下的,只有两个人,但做加大系统内外有关的很多事情。当然,这些事情要最终做成,因为涉及到很多细节,往往需要很多努力和时间。”麦子:“不知道这些‘正能量’的内容听起来让人舒服还是不舒服,但其实无所谓,因为其他太多事情已经够烦心的了,比如专业不专业,馆员管理员,门槛什么的,比我上面说的更需要解决。所以,大家就当天方夜谭听就好了。”willa:“麦子老师说的美国的图书馆管理的确和国内不一样,整个环境就不同。例子里面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想干什么事,包括募捐、找钱,做项目(包括各馆联合等)基本上自己去做就好了,能搞定钱和各种关系,大家都同意那就行。国内不是这么个办事法,干个什么事不是一级一级请示。”willa:“所以如果大boss不专业,那整个方向就是偏的,因为那个人才是有决策权的人。”麦子:“@willa @willa 的确如此,而且搞钱的事其实人人都可以做,看个人本事,只是对馆长的期望更高,因为这是他本职的一部分。”麦子:“另外,到了馆外,在专业团体里,基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很多在重要图书馆组织里做重要职位的,极可能在馆里就是普通的馆员。这和国内的完全是两回事。有些小馆往往因为有某个馆员而名声在外:喔,好像那个谁是你们馆的?”麦子:“以我的对两个的了解,图谋和图漾这样的人,如果应征副馆,有大把的馆会要。 当然,先决条件是要有图情硕士,否则免谈,即使有博士多半也不行,因为一般在第一轮阅履历时就刷下来了。”徐徐清风:“国内也有普通馆员名气远大于馆长的,但高校不太知名,也不知道馆长是谁。”麦子:“国内可能需要通过写文章什么的,而不是在一些全国性的制定标准什么的委员会上。”

图谋:@全体成员  麦子: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9678.html图谋按:619日,河滨加州大学麦子先生告诉我想写一篇‘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我告知:‘通常情况下,‘正能量’的内容更受欢迎。’623日,我对麦子说‘前几天您同我说‘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这篇文章一定会很精彩,很期待。只是您也不用有压力,不用太辛苦,闲暇时想写就写。’625日,麦子先生以即兴分享形式在圕人堂大窗分享,图谋予以整理编发。”图谋:“由衷感谢麦子老师的专题分享!图谋尽可能及时予以整理编发,期待有助于让更多圕人切实受益。”图谋:“近年,圕人堂群提出了不少问题,涉及方面面,既有理论领域,又有实践领域。圕人堂群的交流与分享,更多的还是‘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期待通过微努力,带来微转变,前景更美好!”图谋:“当前或许更需要转换视角,看好的方面,见贤思齐。”图谋:“种种原因,‘见不得人好‘或者‘看不到他人的好’,可能也是个大问题。”胡图:“@图谋 你的视角确实挺奇特。”图谋:“近年,学界、业界,一直在忙碌探索与发现各种‘工作案例’‘服务案例’,期待能够借助案例学习,助力比学赶超。种种原因,效果不尽人意。”图谋:“李东来馆长倡导‘馆员再发现’,让馆员发光。与此同时,需要‘馆长再发现’,让馆长发光。这样或许更加有助于‘家和万事兴’,有助于图书馆事业更好地拥抱未来。”图谋:“‘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期待形成进一步形成讨论话题,欢迎更多成员参与交流与分享!”willa:“图谋及时扭转视角是对的,吐槽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且环境、制度层面的东西较难操作,还是从身边能做的事情做起吧,让我们都成为图书馆里正能量、发光的馆员,整个图书馆才有希望。”小丸子:“能干的馆长是关心馆员,为馆员着想,务实,踏实,为图书馆争取更多的利益。我觉得高校图书馆就不是一个能出彩的地方,想出风头的领导就不要来图书馆了。”小丸子:“好的馆长是能调动馆员积极性的。”广东小*:“@高校图书馆员  小超 @高校图书馆员  小超 这20年,我经历了5任馆长,有3任馆长是图情专业出身,有2任馆长是非图情出身,不管是否是图情出身,都有做的好的,做的一般的。”小超:“馆长是一个服务岗位。”图漾:“@广东小肥羊 @广东小肥羊 我判断馆长是不是专业不看他学什么,而是看是否干过馆员工作。”广东小*:“按照这个标准算,我经历的那3任图情出身的馆长也是专业的,都做过图书馆的基层工作。”图谋:“当前有个很实际的问题,馆员工作有‘包罗万象’的态势,啥都干。”图漾:“我是这样看的,只要干过基层工作,即使干得再差,也会懂得图书馆的基本运行规律,不至于做出不靠谱的决定。”扬大图*:“@图谋 @图谋 能干的馆长要放下馆长的官架子,让馆员发光,让读者发光;能干的馆长要既懂专业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要具备领导力、执行力、亲和力、预判力和服务力;在高校的馆长还要有学科服务的眼光和领层设计构想,能够彰显图书馆的作用力;馆长要爱读会写,具有创建服务品牌的行动力。”图谋:“谢谢参与与分享!”图谋:“群里边实际有不少馆长在群,有的是现任,有的是曾任,有的是将任。成员构成多元,有的是图书馆从业人员,有的是图情专业教师或学生,有的是与图书馆相关的资源与服务供应商……不同角度畅所欲言,同样有参考价值。”麦子:“总而言之,中美高校馆内部的管理基本是两回事。美国的馆都是处于一种自动巡航状态,馆长其实是没什么事可做的,因为有专业的班子在那里操作,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东西。如果要做的好一点,就要做更有难度的东西,比如我前面讲的。同时,如果平庸的,其实什么也不做,往往也过得去。就怕有多余精力的,在内部折腾。其实我有一个最近的例子,把一个一流馆折腾得差不多了,自己退了,这类的事也不是个例。”图谋:“麦子老师今天这篇分享挺受欢迎,有可能24小时内访问量超过1000次。”麦子:“另外一个比方:美国的馆长对图书馆的重要性从日常看,不如一个最基层的员工,因为如果这人早上晚到,图书馆就开不了门借不了书。一个馆很长时间没有馆长,往往对日常的作业没任何太大的,影响的是这个馆在一个学校的和更大范围的影响力。”图谋:“麦子老师当前这样的系列分享,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思考,从中汲取营养。”麦子:“如果美国馆长到中国来,估计会马上打道回府,因为本来只要找钱就可以(即使不找也可以维持),你要还要找人找书,那岂不要疯掉了。”图谋:“当前,图情领域各种各样的会议确实有不少(几乎每天都会有),成员‘连接’进圕人堂群的可能只是‘九牛一毛’。种种原因,会议的听众较少,而且多是‘例行公事’,大多数内容只是在很小范围内传播,交流的深度通常很有限(基本是无互动交流环节)。”图谋:“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有一种类型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有多所办得还是挺好的。”麦子:“@图谋 @图谋 我觉得关键是这些馆都是按美国的办法来找人的,而且没有以前的包袱。中国专业人才太多了。”图谋:“‘事在人为’,原本不少方面是可以互学互鉴、融会贯通。” 麦子:“可惜,如果要做好这个工作,从一个中国馆长的角度,这个位置有太多的无奈。即使你要做事,下面有很多无法用的人,什么都需要自己做,另外一堆的投诉要解决。同时,自己其实心根本不在这里,也不懂。当然,最终受害的是这图书馆和想做事而且能做事的馆员。”麦子:“有一点前面忘了说了,文中几个馆长工资都在30万美元以上,另外有很好的养老金。我查了圣地亚哥的那位,因为他在一个系统里做的时间长,退休以后起码可以有25万的年入。和世界其他地方比,还是不错的。”麦子:“我有一个很熟的同事,她是从英国来的,问了她以前在英国做差不多岗位的工资,她现在差不多是英国的34倍。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其实没有什么国外啊,欧美的,只有美国对世界其他地方。”麦子:“我文中提到的2010年的那位,当时我遇到她以后就查了一下,是35万。因为她所在的地方是大农村,所以这点钱每年买个楼是没有问题的。”麦子:“但她的馆的管理员,我估计平均也就35000样子,不会再高了。”小超:“30万美金。”麦子:“这些都是公开信息,但我从来没遇到过同事对这些感到不平的情况,因为月光的人还是有。而且很多管理员一辈子也就45万,如果读一个硕士做馆员,另外在外馆找一个馆员位置,工资可以加倍,大家也都知道,但真这么做的不是很多。”麦子:“@高校图书馆员  小超 @高校图书馆员  小超 其实比较厉害的是后面的25万。现在拿30万年收入的不是很稀奇的事情。”小超:“@麦子 @麦子 关键是是美金  折合成人民币这得多少钱了。”麦子:“读医的一毕业往往就是这个数,我认识一个朋友的孩子,三年前读了8年多,实习后正式做医生,是一个一般的公立医院,每年50万,另外第一个给20万买房子。”麦子:“当然,这些都是有上百人的大馆。20-30人的医学院图书馆也是这个价,后者其实没什么事情的,但行情就是这样。”弯曲的*:“有些事情很难办、做不好,和文化、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就拿文化来说,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东西就像有毒的橡胶圈紧紧地箍在人们的脖子上,要破文化的圈,关注点和重点在于向外开放、融合、接纳,而不是强调自己的那些东西带来的自信,文化只有融合、改进、升级了,有些事情自然就容易解决了。”麦子:“@弯曲的直线 是这样,很难。但了解事实真相是第一步,因为可以通过现象看本质,知道我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不是看到人家在‘三找’,你来个‘四找五找’就可以解决问题。”麦子:“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过了一百年,肯定还是在三找。”弯曲的*:“一种先进的文明肯定是各种优秀文化融合的结果。”麦子:“留恋过去迷信好馆长是因为有太多长期存在而且一直没解决的结构性问题。”图谋:“圕人堂微信公众号推送麦子《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发布4个半小时之后,阅读次数超过1000次。这算是‘好成绩’!”图谋:“早些时候,预估24小时内超过1000次,未料到大幅提速了。”麦子:“@弯曲的直线 @弯曲的直线 是,这类的小事最容易看出其中的大问题。”麦子:“@ren仔细看了发现你我说的是两回事,你说的是馆员,我说的是管理员,两者是完全两个概念,工资的差别是两倍多。我们现在现在工资级别最低的助理馆员是6万多,但这工资是找不到人的,现在进来起码开7万多。管理员起薪是4万样子,但现在即使做了40年,退休时大概也只有6万多。”麦子:“一个馆里,馆员对管理员的比例大概是12.5左右,另外有1左右的学生。有些部门,比如流通,清一色管理员加学生,主管也是管理员。”麦子:“管理员里面的主管是另有级别,工资比一般管理员略高,我们最高的主管级别管理员可以拿到接近10万,但此人工作了40年,去年60时退了。”闽农林*:“@麦子 我刚入职的时候,就是从见习管理员做起。”麦子:“@闽农林大圕-李林 好像国内的管理员和美国的不是一回事。这大概要@图谋 @图漾来科普。”广东小*:“管理员是图书资料系列职称的最低级。”闽农林*:“@广东小肥羊 是啊,我刚入职嘛——转正就是管理员了!”闽农林*:“@广东小肥羊 第一年属于见习期,一年到期自动转正。”闽农林*:“@广东小肥羊 反正当年的人事处就是这样解释的。”广东小*:“图书资料专业职称设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对应名称依次为管理员、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广东小*:“(一)管理员 1.初步掌握本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有完成一般性辅助工作的实际能力。  3.具备大学专科或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下同)毕业学历,从事图书资料相关工作满1年。”麦子:“这个问题我也没想到,我是说了无数遍,但大家还是对我说的不理解。还是让两图来解释吧,看来我不行。”广东小*:“麦子讲的管理员,实际上讲的是非专业馆员,没有被认可的图情学位的,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徐徐清风:“@闽农林大圕-李林 @闽农林大圕-李林 以前有编的,大学本科毕业头一年是见习管理员,转正就是直接认定为助馆馆员了!”秋:“国内管理员可以晋升为馆员系统。美国则不行,要晋升必须重新申请招聘馆员的岗位。就算你在管理员阶段读完了图情学位,你也不能晋升馆员,你必须通过招聘申请岗位才可以。”图慕:“米国的管理员和馆员可以比照我们的护士和医生来理解。是两个不同系列。没有可转化性。”麦子:“@@秋 你这个人解释很对。两者没有升迁通道,如果是管理员,除非是重新申请馆里的新工作,即使你读了硕士博士,你也不能做馆员。此外,我们以前基本是杜绝馆内用这个办法,就是如果你读了硕士,最好自己到外面找馆员的工作。因为如此,我们有段时间馆里有56个有博士硕士的管理员。”麦子:“另外,我们的管理员是按岗位内容的,比如你入职的是一个二级管理员的岗位(比如流通),除非有工作责任变动或普遍调整,否则,你永远是二级管理员。”麦子:“此外,如果要个别调整,需要详细说明原因层层审批。”红巾翠袖:“按照工作性质和工作能力来走薪,是最合适的。”红巾翠袖:“多拿钱多干事。”诗萧:“国内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也是两个赛道。”图漾:“国内外的体制不一样,名称一样的实际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比如这个管理员,就不能互相类比。再有一个例子是研究员,国内这是一个和教授平级的高级位置,而国外是一个临时性的初级岗位。”biochem:“@诗萧 @诗萧 一肩挑的领导,好处两边拿。”麦子:“@图漾 @图漾 是,researcher一般是比较低的。”诗萧:“@biochem普通职工,在管理岗,也是没有哪样发展的。”hanna:“@广东小肥羊 @麦子 @广东小肥羊 我们的这个序列是打通的,管理员可以理论上一路升到研究馆员。@麦子 说的管理员类似医院护士和医生的区别,是没有办法打破次元壁的。”hanna:“我们馆现在也有音乐学博士做的普通馆员的工作。以后在看得着的日子里,也不会招更多的有专业学位的馆员,都是用自聘的方式招类似美国管理员的员工。我感觉以后这样发展,也逐渐向美国靠拢了。”麦子:“@hanna 一个行业的专业化,这类的壁垒极其重要。如果打通可以变通,上档次就难。”图谋:“如果能将感触表达出来,交流与分享效果更好。”

 

1.9新书推介:郑锦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图谋:@全体成员 新书推介:郑锦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9954.html 信息来源:http://www.nlcpress.com/ProductView.aspx?Id=12062 郑锦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4.ISBN:9787501378371内容简介: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秉持尊重历史事实的严谨态度,实事求是地挖掘、整理和利用各种相关的文献和档案,力求准确、客观而全面地呈现18961956年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萌芽、初创、发展、繁荣与衰退的全过程。本书以1896年和1956年为起迄年份。正文分为‘萌芽(18961919年)’‘初创(19201929年)’‘发展(19301936年)’‘繁荣(19371945年)’‘求变(19461949年)’‘新生(19501956)’等五个部分。本书为图书馆学界同人提供参考借鉴,以便对现有图书馆学史著作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为图书馆学界同人进一步开展图书馆学史研究提供丰富而准确的文献线索。郑锦怀,汉族,1981年生,福建德化人,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包括图书馆学史、翻译与中外交流史、海外汉学史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9FTQB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戴志骞外文著述整理、翻译与研究’(13YJC870034)、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础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林语堂学术年谱’(FJ2017JHQZ009)等各级课题多项。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国家图书馆学刊》等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中国现代图书馆先驱戴志骞研究》《林语堂学术年谱》《‘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之皇后’韦棣华研究》等著作多部。著作《中国现代图书馆先驱戴志骞研究》荣获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青年佳作奖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一届中国图书馆史志优秀图书’评选活动一等奖。网上书店(仅供参考):(1)京东.https://item.jd.com/10107686578371.html

 

 

 

2圕人堂专题与群文件共享

2.1 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

 新书推介:郑锦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2024-6-27 11:19

信息来源: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http://www.nlcpress.com/ProductView.aspx?Id=12062 图书信息: 郑锦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4.ISBN:9787501378371 内容简介: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秉持尊重历史事 ...

个人分类圕人堂|2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关于高校图书馆减员增效的思考

2024-6-26 09:30

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发布《高校明确:压缩人员经费支出》 https://mp.weixin.qq.com/s/BTt3fj6umjCGmW28uGSDBA ),文中说:“在全国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近些年高校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步伐正在加快。”“多所高校图书馆似乎成为本轮改革的‘先头部队’,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减员增效方面 ...

个人分类圕人堂|769 次阅读|1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麦子: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

2024-6-25 15:04

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 作者:麦子 图谋按: 6月19日,河滨加州大学麦子先生告诉我想写一篇“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我告知:“通常情况下,‘正能量’的内容更受欢迎。”6月23日:我对麦子说“前几天您同我说‘能干的馆长是什么样子?’,这篇文章一定会很精彩,很期待。只是您也不用有压力, ...

个人分类圕人堂|3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新书推介:程结晶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2024-6-23 14:31

推荐语: 程结晶、朱彦君、刘星的著作《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一书是其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是系统探究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研究的专著。不仅仅凝练了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图书馆服务领域的知识和智慧,也透露出作者在推动图书馆工作创新与发 ...

个人分类圕人堂|598 次阅读|1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生命奇迹

热度 2 2024-6-22 10:06

多年前,观看电视纪录片。非洲有种鱼,连带着泥土制作成土砖,砌成墙,很久后的一场大雨冲刷了土砖墙,鱼儿竟然“满血复活”,重回溪流。画面很美,我一度怀疑这是真的吗?因为是大台播放的科普性质的纪录片,可能有“特效”因素,但不至于纯属虚构。后来,我自身经历的一些小事,关于生命奇迹,多了些许感 ...

个人分类圕人堂|1247 次阅读|4 个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热度 2

2.2 群文件共享

本周共分享4个文件。

 

 

3.大事记

1)新书推介:程结晶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程结晶、朱彦君、刘星的著作《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一书是其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是系统探究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研究的专著。详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9389.html 

2)新书推介:郑锦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4)。该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秉持尊重历史事实的严谨态度,实事求是地挖掘、整理和利用各种相关的文献和档案,力求准确、客观而全面地呈现1896—1956年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萌芽、初创、发展、繁荣与衰退的全过程。详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9954.html 

3)高校图书馆的减员增效需要综合权衡、适可而止,否则得不偿失,不利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职能与教育职能的发挥,不利于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详见:图谋.关于高校图书馆减员增效的思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9752.html 。截至2024年6月28日17:00,圕人堂微信公众号该文阅读量超过4500次。

4)2024年6月28日17:00,群成员达2920人(活跃成员343人,占11.7%),本群容量为3000人。圕人堂微信公众号总用户数9064人。

 

4.延伸阅读

 圕人堂QQ群知识库 http://tuan.pub/ 

www老师研制。内容源自《圕人堂周讯》,涉及图书馆各项业务和热门话题,对业务学习、日常工作、科研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功能特点:1.具备检索功能;2.提供对话模式和原文模式两种浏览方式;3.点击具体某一期《圕人堂周讯》可以下载PDF版全文。

 

圕人堂圕结一切可以圕聚的力量。

圕人堂堂风:贴近现实,关照现实,联系理论,旨在实践。

(本期编辑:张芸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40154.html

上一篇:新书推介:郑锦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下一篇:新书推介:俞立平《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报告2024》
收藏 IP: 221.131.187.*| 热度|

3 宁利中 刘进平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