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已经考中进士、成功上岸的朋友们,罗隐的心态很复杂。
《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一作送沈光及第后东归兼赴嘉礼)》:“青青月桂触人香,白苎衫轻称沈郎。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杯倾别岸应须醉,花傍征车渐欲芳。拟把金钱赠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
这首诗看起来像是初入考场、初初落榜时所写,虽然结尾处惭愧了一句,整体上还是很意气风发的。
成功折桂的沈光,手有余香,身著时兴的白苎轻衫,年纪正轻风度翩翩,世人都称一句“沈郎”。大家都来为你送行,送上嘉礼,预祝你荣归故乡、来日顺利通过吏部礼。在曲江岸边尽兴一饮,你上车而去,路旁花枝芬芳。我没准备什么好礼物,奉上一点金钱聊为庆贺。惭愧我还困在求名的考场中,只能艳羡你的成功。
另一首《寄进士卢休》,绝口不提科场事,只讲离别之后的思念之情:“半年池口恨萍蓬,今日思量已梦中。游子马蹄难重到,故人尊酒与谁同。山横翠后千重绿,蜡想歌时一烬红。从此客程君不见,麦秋梅雨遍江东。”离别半年,梦中相逢。游子不能归乡,朋友你与谁共饮。青山翠绿,蜡烛红尽。故友不见,江东秋去又春来。
诗中意境语气,还是很轻松的,应该也是早期所写。
《秋夜寄进士顾荣》里的意境就要消沉很多:“秋河耿耿夜沈沈,往事三更尽到心。多病谩劳窥圣代,薄才终是费知音。家山梦后帆千尺,尘土搔来发一簪。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秋夜不眠,心事重重。多愁多病耽误了进取之途,才疏学浅愧对了知音欣赏。梦里家乡遥远,愁掉了无数头发,如今一根发簪便能将余发挽起了。徒然羡慕好友们都已高中进士,如同匣中之玉卖出了高价,可怜我虽然也是像东方的竹箭和南方的金铜一样可贵的人才,却始终未能考中进士。
自己没有上岸,身边的朋友们都上岸了,对比之下的这个打击,可能比单纯的落榜还要更沉重吧。
不过罗隐并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秋日怀贾随进士》一诗,在战乱之中为故人的安危担忧,同时又感慨自己不能有所作为:“边寇日骚动,故人音信稀。长缨惭贾谊,孤愤忆韩非。晓匣鱼肠冷,春园鸭掌肥。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机。”
边疆战乱,故人音信不通。我没有贾谊的才华,只能于孤独愤怒之中,怀念韩非子的睿智。清晨起来,匣中鱼肠已经冰冷——这里可能是一语双关,鱼肠,也是一柄有名的短剑,战国时的勇士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刺杀吴王僚,是为“鱼肠剑”,鱼肠已冷不堪食用,寓意着鱼肠剑无用武之地。春季的园林里,鸭掌正肥。这一片大好春光之中,我还在惦念着你的平安,请你不要忧虑太过,与我一起,陶然忘机,暂赏春光。
罗隐还有一个叫做臧濆的朋友,落榜之后,罗隐写了一首诗安慰他,即《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赋得长杨不直钱,却来京口看莺迁。也知绛灌轻才子,好谒尤常醉少年。万里故乡云缥缈,一春生计泪澜汍。多情柱史应相问,与话归心正浩然。”罗隐赞扬朋友的才华,安慰他落榜是因为权贵们看轻才学,故乡遥远,生计艰难。你此去拜谒鄜州窦刺史,还请你善自珍重,多多来信。同为落榜人,他没有幸灾乐祸地故作同病相怜之状,而是
臧濆考中进士后,给身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的罗隐写信,罗隐回信,附了一首诗《广陵秋日酬进士臧濆见寄》:“驿西斜日满窗前,独凭秋栏思渺绵。数尺断蓬惭故国,一轮清镜泣流年。已知世事真徒尔,纵有心期亦偶然。空愧荀家好兄弟,雁来鱼去是因缘。”罗隐当时住在广陵驿站,落日时分,在窗前倚栏而望,思绪悠远。身为游子,久离家乡,却功名未就,愧对故乡亲友,只叹年华流逝。如今我已知道,世事多无奈,纵然努力,也只能寄希望于偶然的幸运。我们情感深厚就如同荀家兄弟——东汉颍川荀淑有子八人,名为俭、绲、清、焘、汪、爽、肃、专,都很有才华,时人称为“八龙”;荀绲之子荀彧,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以张良相比;荀彧的亲兄弟与堂兄弟中,也人才辈出;故而后人以荀家兄弟一词,借指德才出众的兄弟。
罗隐以荀家兄弟一语,指代自己与朋友,他对自己的才华,一直很有信心。
大雁南飞,带来你的书信;鱼传尺素,送去我的思念。我们虽然天各一方,情谊却不曾中断。
这首诗里,罗隐有失意的惆怅,而于这失落之中,又有豁达的思念。
臧濆中进士后,参加吏部的选官考试,落榜了,罗隐写诗安慰他,即《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天子爱才虽仄席,诸生多病又沾襟。柳攀灞岸狂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珍重彩衣归正好,莫将闲事系升沈。”
听说你吏部试落榜,未能入仕,不过春风正好,归乡路上正可吟诗。天子爱惜人才,可惜官职有限,名额不足,以至于你失意落泪。此行路上,两岸绿柳飞舞,水中绿萍满涨。进士的锦袍,正宜在春光里还乡,吏部试的失败,只是区区小事,莫要系在心头。
换个心胸狭窄的,就算想要遮掩自己的幸灾乐祸,也难以写出这样温暖又洒脱的安慰劝解之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