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周六,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乡村,想看看这里的田野是否复苏,农民在做什么?很快到了经济较为富裕的长安乡前进村。蔚蓝的天空下,“前进家园”高耸入云、甚是醒目。一路并没有看到像我老家那样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麦田。河西的农民还没有开始耕作,地里还有玉米杆,只有一处几位农民栽种大棚蔬菜。
过了前进村,沿着公路向南骑行,身边是不断呼啸而过的各种车辆,感觉仍然行走在城里,于是沿着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走进村子,发现各家门户紧锁,无比安静,很是纳闷:人,去哪儿了?走到另一条村路边,一家人的麦草垛整洁温暖,在蓝天映衬、阳光照耀下,温馨和缓,春日午后,坐在这里看书、吃东西也很不错哦。
麦草垛柔软干爽,懒洋洋地看书,我几乎要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一直黑色的小狗狗在不远处歪着脑袋看我,不停地转动着两只小耳朵,可爱极了。这时,一位老奶奶慢慢走过来,蹲在我身旁,和善慈祥地问:“丫头,你有爸爸吗?你有妈妈吗?你干啥来啦?走,到我们家去坐坐,喝点水”。老人家让我管她叫奶奶,说她72岁。哈哈哈,老奶奶显然把我看成了离家出走或是无家可归的学生(大概因为我头发扎成马尾又戴了帽子)。正当我犹豫时,老奶奶喊住一位骑摩托车的年轻人,让他帮我们拍照,然后推起我的自行车就走。跟进去后,发现院子很大,但很凌乱,除了农具、用物,几只胖嘟嘟的母鸡踱来踱去。
进了屋子,一个连接后墙和窗子的大炕占了三分之一,地上的火炉熬着中药。老奶奶麻利地给我倒了杯水,又端出一盘油果子,还拿出仅有的别人送她的一只人参果给我吃,又翻出几盒牛奶让我喝。老奶奶轻快地上了土炕,拉开窗帘,收拾了杂物,铺上一条干净床单,让我上去躺一会,别走,她给我做汤面片。老奶奶的热情让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她很爽快地说:“丫头,别怕,我不是坏人。你先吃,我去鸡窝里拿几个鸡蛋给你煮上。”天呐!这简直就像电影中的台词,看着不断为我这个陌生人忙乎的老奶奶,我忽然鼻子发酸,其实,如果我母亲在世,比老奶奶年龄大。我把包里仅有的桔子给老奶奶,可她说自己什么也不缺,让我看她的电动三轮车,又带我到后院,一位个子不高、带着眼镜的老爷爷正在喂三头牛。老奶奶跟我讲了他和老伴的故事,说老伴现在耳背,她说话声音小了他听不见,声音大了说她骂他。
我向老奶奶提出疑问:村子里人去哪儿了?她说:“儿子媳妇、孩子们都住在村里建的新农村楼房,老房子住着老人,年轻人农忙时才住几天”。才知道这是二闸村,几乎家家都买了新农村的楼房。我又问到楼房取暖等。
老奶奶为我煮上鸡蛋,又拿出一沓照片,一张张翻开,说她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生活都很好,她已有重孙。还特意拿出一张照片说她曾经帮人家带过的孩子,竟然是我单位同事,真是太巧。
从老奶奶家出来,阳光依旧明媚,老人家跟我说:“以后再来,带上对象”。我骑上自行车,充满感动,却不仅对农村老人的生活状态隐隐感到忧虑。
毫无疑问,孤独、缺少陪伴、精神层面的需求无法满足,这是绝大多数农村老人面临的问题。当然,我今天的经历,只是一种感受,一种情绪,缺乏科学研究、田野调查和数据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实在是一个及时、迫切、现实的“顶层设计”,需要每个人建言献策、行动参与。
因为,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