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大的困局和解破
岳中琦
这几天,我的心情一直不好!
本周三早上,同事在微信群中告诉我们,港大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排名位于全球第106位,太damage了。后来查看了《香港文汇报》,果然如此。排位从2015年的64大幅降低到106。(参见http://pdf.wenweipo.com/2016/10/26/a08-1026.pdf和下图)。
港大校委会主席李国章教授,在电台节目回应指,大学排名下降受不同的因素影响,其中港大文化及学术研究不够严肃都是原因之一,“港大是一个老字号却有着『围威喂』(即小圈子)的思想,又认为做不做研究也沒所谓。”参见报道http://pdf.wenweipo.com/2016/10/27/a13-1027.pdf。
我不能同意他的讲法。自1999年12月1日,我就在香港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7年来,我目睹和亲身体会了,香港大学教职员工们的共同努力、辛苦劳动和敬业精业,以及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的不断进步和成就。在2014年10月27日发表的博文“清华北大SCI收录论文在2016年或将超过剑桥东京”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839004.html中,我给出了香港大学自1973年以来,发表的SCI学报论文是逐年增加。在1973年、1983年、1993年、2003年和2013年,港大SCI论文总数分别为87篇、383篇、708篇、2397篇和4128篇。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升到4326篇和4740篇。具体参见下图。
这些不断上升的SCI论文数至少表明了,香港大学教学和科研人员不断的辛苦劳动和勤奋工作。同时,近20年来,港大极少有被他人认为有学术不严肃的论文。
港大排名大幅下降和我们校委会主席的电台讲话,让我心情不好!
本周三下午,港大主管人事的副校长来到我们工程学院全体教员大会。在会上,她告诉我们,由于香港大学在2014年RAE中成绩较低,自2014年起,香港政府每年就在给港大的科研经费资助中减少几千万港币。
香港政府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UGC)在2014年进行了全港各所大学的研究评审工作(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评审工作方法主要是,每位合资格教学人员(包括,助教授、副教授、教授和讲座教授)提交自己,在过去6年中(即,2007年到2013年之间)发表的、最佳水平的4篇论文(论著),给UGC。UGC在全球请评审专家来给这四篇论文(论著)按照四星、三星、二星、一星和不予评级这5个等级进行评级。四、三、二和一级星的定义分别是,世界领先水平、国际卓越水平、达国际水平、达区域水平。参见博文“香港大学科研策略转变十年效果的定量检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863259.html的相关介绍。
她告诉我们,UGC就按照以下计算方法来分配科研经费:四星论文获9分、三星论文获4分、二星论文获1分、一星和不予评级论文获0分。因为香港大学在2014年RAE中获得的四星和三星论文不多,因此,每年获得的UGC科研资助就相应减少!为了迎接2019年的RAE,我们从现在就要鼓励撰写、发表四星级论文或论著。
这第二件事也使得我心情不好!
2014年RAE都过去3年了,离2019年RAE就还仅有3年了。到现在,港大副校长才来到我们学院,要求我们要发表四星级论文或论著,不要过多发表低星级论文。从上图可见,香港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增多变化情况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3年到1994年,每年篇数平均增多31篇;从1994年到2006年,每年篇数平均增多160篇;从2006年到2013年,每年篇数平均增多208篇;从2013年到2015年,每年篇数平均增多306篇。
再对比香港科技大学的情况。在2014年RAE中,香港科技大学成绩最佳,获得的四星和三星级论文篇数多。因此,自2014年以来,他们获得了UGC更多的科研资助经费。香港科技大学在1989年开始发表了第1篇SCI论文(图2)。从1989年到1994年,每年篇数平均增多31篇;从1994年到2000年,每年篇数平均增多136篇;从2000年到2013年,每年篇数平均增多58篇;从2013年到2015年,每年篇数平均增多184篇。看来,自从2000年开始,香港科技大学可能就在强调四星级论文和论著了!相比之下,香港大学还是一直在追求论文的数量。
下表给出了,2015年NI指数排名前6名大学和内地和香港的4所大学的NI指数和SCI论文总数的比较。可见,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SCI论文总数上与2-6前名的相当。北京大学得到的百分比与前6名大学的相近。香港大学得到的百分比最低。哈佛大学论文总数最多,但是百分比不高。MIT得到的百分比最高!
目前,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常规教授类人数分别为1110和531人(比例是2.09)。两所大学在2015年发表的SCI论文总数分别是4740和2127(比例是2.23)。
更进一步的是,我再次想起了,我在2014年10月撰写和发表的两篇博文:“香港高校科研经费的高效益与高压力”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838041.html和“香港大学科研策略的第一次转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839333.html。在其中,我介绍了,UGC在2004年改变了资助政策:维持个人面上资助额度和大力增加集体合作资助。香港大学也做了相对应的转变。
当时,我认为这些改变和对策都是正确的。可是,没有想到,UGC又会根据2014年RAE的星级成绩,来计算每年给各个大学研究资助的增减。上述资源相对集中到部分战略科研领域和主题的转变和这个每位合格教员提交4篇论文的RAE星级评级是相互矛盾的。
进入战略科研领域和主题的教员,能够从大学和政府获得相对较多的资源和经费。因此,他们在6年期间应该有多于4篇的四星或三星级论文。可是,UGC却采用了均等方法,要求所有合资格教员,无论是助教授还是讲座教授,均提交4篇论文。这就限制或降低了香港大学在2014年RAE的星级成绩。同时,UGC又根据2014年RAE成绩,减低了对香港大学的研究资助,这可能又造成了香港大学在2016年的自然指数排名的大幅退后(参见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972150.html)和这次《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大学排名的暴跌。
目睹现实港大现在的困局和回顾大家在港大勤奋工作历史,更使得我心情不好!
解开香港大学的困局可能还是需要UGC。
我建议与盼望UGC,在2019年RAE中,改变每位合资格的教学科研人员,均递交给UGC的4篇论文(或论著)篇数的规定。
RAE本身是对每个大学的每一个参评科目专业类别(系或Cost Centre)进行的评级,公开给出的评级分数是一个Cost Centre的整体成绩。每个Cost Centre中的每一位合格教员所递交的4篇论文的星级分数是不知道的。大学行政和专业管理分为三级:校级、院级和系级。Cost Centre一般是系级一类的财政相对独立核算的底层单元(子公司)。硬性规定一个子公司(Cost Centre)中每位合格成员均递交4篇论文,是不仅不能反映这个它的真实和整体研究水平,可能更加会伤害这个子公司内部和谐发展。为了恰当反应一个子公司的研究水平,应该让子公司尽量合理地把它最优异成果拿出来进行评级。
因此,应该按照一个子公司合资格教员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以4,得到这个子公司应该递交的论文总数。在这个论文总数的基础上,再规定每位合资格教员最少递交1篇论文,可递交多篇。子公司自行把握和负责它所递交的总论文的整体水平,递交参评论文,参与2019年RAE评审。
这或许可以解破港大的困局和香港其它大学的类似困局。
2016年10月29日12:20写成于香港大学黄克競楼办公室
AC = 论文计数(article count) - 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
WFC = 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即为FC增加权重,以调整占比过多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论文。这两个学科有四种期刊入选自然指数,其发表的论文量约占该领域国际期刊论文发表量的50%, 大致相当于其它学科的五倍。因此,尽管其数据编制方法与其他学科相同,但这四种期刊上论文的权重为其他论文的1/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