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环境专业该怎么发展?兼评“知名高校拟撤销环境类专业,各方有何反应?”
钟定胜 2023-10-19 10:26
近日有篇网文报道“ 知名高校拟撤销环境类专业... ”。作为二十几年的环境专业从业人员,我想就自己的经历和阅历,简要谈谈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首先,从整个行业的背景来说,随着我国(也包括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环保行动的深入开展,环保投入早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资源和资金的去向(比如:《全国城市生态保 ...
15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二战败北!2024我的国家自然科学青基申请应该怎么准备?
LetPub编辑 2023-10-19 10:04
今年是我第3次准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问题在哪,怎么应对,希望能从前两次失败的阴霾中找到点什么。 回顾2次申请经历 前两次虽然没有认认真真准备,但是也心存侥幸提交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果然没有中也在意料之中。今年8月24日群里祝贺其他三位老师高中时,要说一点失落没有那是不可 ...
151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气候变暖物理机制的真相
热度 5 周少祥 2023-10-19 09:02
气候变暖物理机制的真相 1 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的理论存在根本性缺陷 在经典理论中,温室效应被定义为温室气体的红外吸收与再辐射。然而,大气中占主要成分的氮气和氧气 ( 共占干空气约 99% 的体积浓度 ) ,它们不吸收也不发射热红外辐射,自然也不能因此物理机制而致热升温 ...
1465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5
全美国大学排名要看福布斯
傅平 2023-10-19 04:59
因为 US NEWS 是分类排名的, US NEWS 对美国的大学根据全国研究型,地区综合性,文理学院,地区学院有四类排名,所以要想知道某个学校在全美国的总体位置比较困难。(原文: U.S. News collapses 10 of the Carnegie categories from the Basic Classificatio ...
103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圕人堂话题:傅平《图书馆发展趋势》引发的交流与探讨
王启云 2023-10-18 20:39
图谋按: 2023年10月18日,图谋将傅平《图书馆发展趋势:从“智慧图书馆”进入“元宇宙图书馆”?或者更超前的AIGC图书馆?》博文分享至圕人堂群后,引发了进一步交流与探讨,先后数十名成员参与,特此予以整理,供参考。 图谋: 傅平.图书馆发展趋势:从“智慧图书馆”进入“元宇宙图书馆”?或者更超前的AIGC ...
11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三十年后,我们会轻松的获得诺贝尔奖么?
热度 1 王涛 2023-10-18 19:56
现在是2023年,三十年后是2053年,在中国关于未来的规划中,那个时候的中国应该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了,在任何领域应该都是非常强盛了,而不是现在在一些领域的大而不强。 所以想一想三十年后的中国科学家,是不是像现在的美国科学家一样,每年都会拿下几个诺贝尔奖呢?我今年 ...
236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被潮流裹挟
段含明 2023-10-18 18:32
有一个表达是“ 被潮流裹挟着前进 ”。 以前不太理解。最近有一些理解。这里的“前进”只是一种状态的描述,不一定是哲学意义上的发展进步。 1、农村人进城里买房 我的一个表哥,之前在农村里较大的集镇(飞县城)上买了房。为什么买房呢?现在农村人家,如果不在城里买房,家里的儿子是娶不上老婆的。表格有两个儿子。 ...
8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静园牡丹︱卢新宁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张海霞 2023-10-18 14:46
2020-03-08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女性的节日,所以我们来谈一下燕园里的静园, 1926 年建成的时候有四座院子,分别名为 “ 敬斋 ” 、 “ 业斋 ” 、 “ 乐斋 ” 和 “ 群斋 ” , 做 燕京大学女生宿舍,也被男生戏称为燕园里的“紫禁宫”。 所以,这里是燕园里极好、极美、极有故事的去处 ...
13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海归博士一次斩获国自然青年基金实操经验分享
LetPub编辑 2023-10-18 11:46
本人背景介绍 本人2019年在美国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任教。刚回国时对国内项目申请了解较少,只知道国自然申请书很长。 本人固有观点是项目申请应服务于科研成果产出,不想花费过多精力申请项目。考虑到教育部项目申请书较短,本人在2020和2021连续两年申请教育部项目,结果全部悲剧,且收不到任 ...
14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物理理论独创性的一个最好标志(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3-10-18 10:26
前不久, 一位海外物理学者来函说,范老师, 多年不见, 居然在网上搜索到你和合作者有约900篇SCI论文发表, 这也未免太累了吧,我等便是抄抄写写这么多的文字,也会感到人困马乏。你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又没有什么好处?我看只是伤脑筋、减寿罢了, 要知道太殚精竭虑者都不长寿,如数学家陈景润。 我说:德国著名思想 ...
843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