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判断
热度 7 王涛 2023-11-11 10:28
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来自于我们对于现实的思考,通过实验进行判断,建立理论进行计算,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科学的价值还没有充分被挖掘之前,一些人会天真的以为,自己的思考就可以充分的理解这个世界,这是一种精神病式的臆断。这种思考方式是把人类推向深渊的根本。在今天科学的时代,还会如此思考,是 ...
2257 次阅读|25 个评论 热度 7
我的座右铭(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3-11-11 08:17
有生自远方访我来,在办公室寒 喧后,见我的桌子右角上置了一方砚台,便问先生平日里习书法耶! 我说,没有,此方砚背后刻的是我的座石铭(见图片),刻骨铭心,故置于此,篆刻如下: “读书当悟理,办事贵求真。不乘时尚癖,景仰古贤风。” 为清代读书人自勉而刻。我自年轻时得此砚后,五十年来悟理,求真,不落 ...
9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对一篇论文稿的意见(2019)
武夷山 2023-11-11 08:13
对一篇论文稿的意见( 2019 年 1 月 23 日) 武夷山 1. 文不对题。题目讲“实施策略”,但文中既没有讲“策略”指的是什么,也没有讲作者所倡导的策略是什么。 2. 攻击了不存在的靶子。原稿说,“人们普遍认为医学应该是绝对科学的、 ...
121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国自然申请主题征稿获奖名单出炉啦!还有机会赢得更多
LetPub编辑 2023-11-10 17:16
本次LetPub“ 2023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历分享 ”主题征稿活动自8月17日起至10月15日结束,收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响应,经过一系列公示及LetPub资深编辑的专业评选后,现将最终获奖情况公布如下: 特等奖:iPhone15 256G 或6999 元 京东卡 “运气”“领域”哪个重要? 3次 ...
17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袖手谈心性Vs经世致用
热度 1 段含明 2023-11-10 11:29
1 科学网博客今天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有道无福的崇祯爷”(见附录)。读了觉得写得好。 崇祯皇帝从前人手里接了个烂摊子,十几年皇帝宵衣旰食,但是并没有把国家治理好。到最后,把家人都杀了,自己上吊。宁死不投降啊!很多人谈到这一段的时候,都津津乐道,说他是个好皇帝。 但是,宁死不降就是好皇帝吗?古人说,宁 ...
126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全球气候平均值(温度、压力、水汽压力)有明显的年变化?
热度 1 张学文 2023-11-10 10:37
全球气候平均值(温度、压力、水汽压力)有明显的年变化? 张学文, 2023 11 10 在我的理想认识中,日光本身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公转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于是 全球气温的平均值应当没有明显的年变化、日变化 。 是的,照理说: 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 于是全球气温的全球平 ...
3532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1
卡里科的基础研究获得诺奖需要质疑整个科学界
热度 5 王涛 2023-11-10 10:13
库恩的小册子《科学革命的结构》不招科学家的待见,因为似乎很多科学家的自身经历与这个小册子里说的科学革命没有关系,所以也不理解科学革命的存在,虽然在科学史中似乎存在,而只能纳入到常规科学之中。在这个小册子中,库恩几乎用一种不是很待见的方式看待常规科学,认为这和解题训练没什么 ...
1442 次阅读|31 个评论 热度 5
张海霞︱我们一起见证成长的奇迹!
张海霞 2023-11-10 09:26
今天是第一代大学生助学计划2023-2024学年的启动仪式,46所资助学校的老师来北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助学新篇章!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我平生第一次经历重大灾难,此后的人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参与真爱明天公益事业,帮助偏远地区的贫困学生,15年来我那原来漂浮在云里雾里的身心逐渐下沉、心思逐渐 ...
12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前方高能!突破性的基础科学创新的方式
热度 1 刘永红 2023-11-10 01:32
前方高能!突破性的基础科学创新的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刘永红 我写这篇短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创造性基础科学突破的方式;又因中国亲应用科学,更关注核心技术,故,想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方式问题,我正儿八经地说几句。总而言之,跨界交流合作是一种独特的方式,有利于创新,尤其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14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输出之路上的爱与恐惧
夏向阳 2023-11-10 01:00
当你我他认识到输出重要,面向公众的、有价值的公开输出更重要,坚信这样的输出是推进自我成长的真正“输入”尤其重要,并且从内心里认可输出要远重于输入,甚至将金川顕教的“iOIF”奉为圭臬,这也只是刚刚开始进入陶行知先生“行知行”中的“知”阶段了。 这个“知”已经可以称之为初阶“真知”了。可是,真“知”后 ...
15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