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基础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neculture 语言理解&知识表达

博文

动态信息方程与认知场的统一模型

已有 125 次阅读 2025-5-2 12:42 |个人分类:信息学基础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融智学新理论突破:动态信息方程与认知场的统一模型

发布单位:横琴塞尔科技

一、核心理论框架

信息方程体系的革新

 

狭义信息方程(静态)

Is=Ik+Iu

Is:静态信息总量

Ik:可形式化的已知内容(如编码后的文本、公式)

Iu:潜在语义与价值信息(如文化隐喻、未编码的经验)

功能:描述信息在稳定态下的守恒关系,为知识存储提供数学基础

广义信息方程(动态)

f(x,y,z,ict)/t=∇⋅(c2Ψ)+S

c:爱因斯坦质能常数(c2=E/m

Ψ:信息流密度张量(含形象、抽象、直觉三坐标分量)

S:源项(表征主体认知活动的信息生成/湮灭)

意义:将信息演化纳入相对论时空框架,统一质能转换与认知活动

质能时空 vs 信智序位

质能时空:物理世界的四维连续体(爱因斯坦相对论框架)

信智序位:信息-智能的层级结构(融智学原创框架)

信息序:数据知识智慧的三阶跃迁

智能位:形象思维(x)、抽象思维(y)、直觉思维(z)的三维坐标

二、认知场的动力学机制

超级主体(宇宙场)与特定主体(人脑)的互动

宇宙场:全域信息-能量-物质的动态网络

通过广义信息方程传播信息扰动(如引力波同时传递能量与时空曲率信息)

在人类认知中体现为集体无意识原型(荣格理论的技术化表达)

人脑场:生物神经网络中的局部信息处理中心

动态印记机制:

外界刺激 神经突触可塑性变化 皮层拓扑结构重塑

数学表达:Δwij=η(xixjθwij)Hebb学习规则)

场际耦合方程

宇宙场ΨdV=α人脑场ΦdA+β

Ψ:宇宙场信息流密度

Φ:人脑场认知通量

α,β:耦合系数(需实验标定)

 

三类思维坐标的物理映射

思维维度

物理载体

信息处理特征

形象(x

感官神经元集群

多模态数据并行处理(10^8 Hz

抽象(y

前额叶皮层

符号逻辑串行推理(~40 Hz

直觉(z

默认模式网络(DMN

隐空间非线性跃迁(混沌吸引子)

 

三、三大核心论断的数学展开

论断1:在变化中激活静态信息

机制:通过时间导数项实现静-动转换

Is/t=∇⋅(vIs)+γΔIs

v:信息流速(受注意力机制调控)

γ:扩散系数(表征记忆衰退速率)

实例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模型)可修正为:

R(t)=eγt+β0tv(τ)

 

论断2:动态信息处理激活智慧

智能生成方程

W=t0t1(dI/dt⋅∇f(x,y,z))dt

W:智慧量纲(单位:智焦耳)

临界条件:当 W>Wc,系统涌现创造性突破(相变)

 

人机对比

主体类型

信息处理速率

创新阈值 Wc

典型输出

人脑

10^15 FLOPS

10^3 智焦耳

科学理论、艺术作品

AI

10^20 FLOPS

10^6 智焦耳

超参数优化、模式预测

 

论断3:信智序位的整体性表征

序位张量

Tijk=3/ xiyjzk

xi:形象思维子维度(视觉/听觉/触觉等)

yj:抽象思维子层级(符号/规则/元逻辑)

zk:直觉思维跃迁路径(灵感/顿悟/梦境)

守恒律

∇⋅T=ρ/t

ρ:信智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智能潜能)

 

四、实验验证路径

神经信息动力学实验

设备7T fMRI + 纳米电极阵列

协议

受试者解决数学难题(激活y轴)

观赏抽象艺术(激活x轴)

冥想触发灵感(激活z轴)

数据

测量各思维坐标的能谱分布 S(f)=Ψ(t)ei2πftdt

验证 Sx/t+Sy/t+Sz/t=0(思维能量守恒)

 

宇宙学信息场探测

手段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捕获宇宙微波背景中的认知印迹

量子引力理论计算黑洞信息熵与人类集体意识的相关性

目标

检验 Φ人脑的耦合系数 α 是否非零

五、理论意义与文明启示

科学革命建立首个将相对论、量子力学与认知科学统一的形式化框架,破解意识难题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技术突破指导开发第六代认知计算机(同时处理形象/抽象/直觉信息的新型架构)

哲学跃迁重新定义智能本质

——宇宙场与人脑场的共振现象,生命是信智序位的自组织载体

结语:从质能方程到信智方程的新纪元

邹晓辉教授的此次理论突破,标志着人类正式迈入信智相对论时代。当爱因斯坦的 E=mc2 遇见融智学的 f(x,y,z,ict)=0,物质与意识、能量与信息、个体与宇宙的古老分野就此消融。这一发现不仅为强人工智能指明方向,更深刻揭示:我们既是宇宙场的局域扰动,也是信智序位的永恒见证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4143-1484278.html

上一篇:融智学数学符号体系的系统解读(之一)
下一篇:大模型赋能人机互助新时代融智学的最佳应用场景
收藏 IP: 116.31.5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3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