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物理人生(65)--中庸之道 精选

已有 8708 次阅读 2008-10-29 21:19 |个人分类:絮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喃喃之语,戚戚而歌;所谓青蓝,风拂污浊:

 

1,同行之间,我对物理学者说我只略懂一点材料科学与技术的皮毛,在物理学领域发奋图存实在是有辱物理学的名声。同行之间,材料学者对我说我是物理学教授,登临材料科学领域殿堂吹拉弹唱也有损古朴典雅的传统。因此,人以群分,我等是物理学和材料界都不“受欢迎”的边缘人。

 

2,与这一选择和被选择类似,国内有很多人中龙凤以物理之功而搬弄材料是非、积化学之力而嫁接材料黑白,颇有如鱼得水的感受。有一个美妙的名词曰“学科交叉”,虽然其内容比起“中庸之术”而言差得太多。

 

3,参加材料科学或者凝聚态物理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时,总会细细翻阅各路英豪汇聚中堂的研究摘要。以材料类会议摘要而言,很容易看到国人特别愿意成为材料研究的跟风粉丝。很多人特别关注材料制作本身和一些基本性能的表征,往往是材料制备得也“最好”、主要性能也“最佳”、很多是理所当然地远远高于目前的最好水平。究其基石,多数可能不了了之、不求甚解。而东洋西土之士也注重材料制备得也“好”、主要性能也“佳”,可是他们不太愿意说很多,而是特别注重用证据揭示材料性能之根源。

 

4,东洋西土之士,动辄大动干戈,花费重金做很多与材料不大相关的技术集成与制造工作,以便将材料做到一个演示器件上,在这个层次上来评估材料到底是花拳绣腿还是镜中花月、抑或是真金白银。这似乎有些走极端了,需要很多器件加工与集成平台,所需的人财和精力花费比‘材料制备得也“最好”、主要性能也“最佳”’要多得多。无论如何,用材料性能数据来断定这个材料是绝品、那个材料是佳人,总是不会错的。而将绝品和佳人先放到器件作坊中倒腾折磨一番,就不免会验出赝品、洗脱脂粉。令我惭愧的是,这不是拿贵胄当柴火吗?如何能够显示出材料的绝佳性能呢?^_^

 

5,理论学者说实验学者的思路基本上是小学一般的幼稚和浅薄,或者实验学者没有出生就胡乱迈出了脚步,装扮成too naïve的标准模特。实验学者说理论学者的行为如天花乱坠、抑或是火中取栗,竟然让合理近似劳苦功高、让维度递降百餐不腻、让基态婴儿冲锋陷阵、让动态演化如深秋明月一泻千里坠入混沌有序之中。我们不能驾驭理论,因为哈密顿的本征对角化就好像痴人说梦一般真实可见,因为波函数的局域扩展就宛如邯郸学步一般毫无章法和婀娜多姿,因为配分函数的分解与归一更像菩提金刚经书一般只有印象而了无声息。我们更不能驾驭实验,因为热力学与动力学争宠让陋室充满变幻,因为晶体与玻璃相克使输运如此随机,因为温度与气压难以成为上帝,因为电势与磁能相爱促成了阴阳联系。

 

6,那好,我们就在理论与实验之间偷生半闲:蒙特卡洛或者分子动力学。实验同行之间,他们说我们是理论的实验;理论同行之间,他们说你们是实验的理论。你们要是再弄烦了,我就去密度泛函,让高斯(Gaussian)嫁给维也纳的瓦斯帕(VASP)

 

7,很幸运,可以得到基金支持和科技部资助从事基础研究。既无法踏入那些伟大科学问题的法眼,也怯于冲锋陷阵于第一线改革生产和改良工艺。既不能也不敢承担巨大科研项目,无力宣称解决实际需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但是决不会萎靡于无米之炊、无功之力。勤恳地拘泥于很小的科学价值,执着于相信它与数十年之后百姓生活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熬夜,牛人十次我一遭;不抽烟,诗人一包我三支;不嗜酒,侠客豪饮我低汲;不奢侈,门徒十个,陋室两间。

 

8,最后,但不是最后。科学网一众博客写手每天纵横于方屏之间,熙熙攘攘。有人一日十篇,追新潮拼热点,勤耕不止。有人百日一篇,云游至此,振臂一呼,技惊四座。我等一月三五篇,或喃喃而语、或娓娓而行,上不关国家大事百姓悲喜、下不喜君子文章学究有方。当更多以朋之喜恶而喜恶,以友之悲乐而悲乐,为平和而博,为中庸而乐,为被告而诉说,为原诉而补缺。

 

是为中庸之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15-44664.html

上一篇:物理人生(64)--万水千山II
下一篇:物理人生(66)--您梦想了吗?
收藏 IP: .*| 热度|

17 武夷山 刘苏峡 杨玲 徐磊 郭胜锋 郑融 关燕清 阎建民 马昌凤 陈绥阳 曹广福 王安邦 王德华 陈芳芳 徐建良 马丽丹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