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的孩子们,突然没有了高中生活的紧迫感,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像马儿没有了缰绳,容易放飞自我。又或者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追求享受,吃喝玩乐、打游戏,追求上进的同学容易陷入迷茫。
这种情况很常见。怎么办呢?
你需要一个学业导师,或者说,你需要一个人生导师,来对你的大学四年,甚至未来之路,进行规划和指导。
本科期间上课的老师很多,课程老师对这个课程负责,不能解决你的迷茫。你需要再另外找一个真正的导师,愿意指导/指引你的未来之路。你的辅导员或班主任,能给你指导,解惑答疑,可以算是导师。比较理想的是,找一个做科研的教授来做你的学业导师/人生导师,谈一谈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毕业之后可以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等等。
学业导师/人生导师的功能。可以参考西方的教父。每个人有一个生身父母,还会有一个教父,为他的人生之路做导引,甚至是提供直接的帮助。这个是非常必要的!给自己多一个选项、多一条路子、多一份帮助。
现在,说回来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这要看你毕业之后打算做什么?考公务员、到企业工作/以后经商、考研/从事科研,不同的人生目标,这四年有不同的活法。大学可以看作是进入社会的一个实习阶段,在这四年里,要联系进入社会的初级技能。
1)考公务员或者从政。大一到大三,多在学生会/社团里做一做,锻炼社交能力,锻炼听说读写能力。听,能听明白学生会主席/学校老师说的活动/任务是什么,要点在哪里,领导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说,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说话和思考的逻辑性;读,阅读文件,收集信息;写,写新闻报道,写工作总结。在学生会/社团的工作,锻炼你从政以后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出来考公的面试,做到不怯场,应答如流。
2)企业工作/从商。大一到大三,多在学生会/社团里做一做,锻炼社交能力,最好是外联社,为学生会/社团活动去拉赞助,会搞钱;其次是做财务,为学生会/社团管钱,会理财;还有就是,组织学生会/社团活动,会张罗。
3)考研/做科研。大一到大三,少在学生会/社团里做,早点进一个课题组做科研。早一点接触科研,接触课题,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学习阅读文献、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参与课题实验多的话,学长和老师发文章的时候,可以带上你。大学期间就发文章了,很厉害的!而且,要考研,复试时候老师问,为什么考研?如果说大学期间都没有进过课题组的实验室,你没法说你喜欢科研。此外,做科研对你的课程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了!学生会和社团也要参加的,多数老师会喜欢有学生会经历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跟人沟通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要大大突出科研的训练,对于你考研很有帮助。
不管毕业以后做什么,大学四年尽量不挂科。如果要考研/做科研,尽量课程成绩刷高一点,去争取推免/保研资格。能推免,就不用考试了,多了很多自由时间。能推免,都是优秀学生,比考研来的学生更受导师青睐。
如何找导师?
1)找给你上课的老师;
2)利用申请课外科研/大创项目的机会;
3)熟人推荐,可以是辅导员、班主任、同学、老乡等,推荐给你;
4)直接发邮件/敲门。
别想着老师来找你,主动去找老师;别怕丢脸,一个老师拒绝你,再找下一个碰一碰。
大学生了,你要独立、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你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9570-1495286.html
上一篇:
研究生该如何看文献?——带着三个层次的问题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