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hidag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shidaguan

博文

不掩实情才能展露教育问题的真相

已有 2532 次阅读 2013-8-7 22:34 |个人分类:教育微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真相, 教育问题, 不掩实情

不掩实情才能展露教育问题的真相

据悉,教育部于82日向媒体开放了留学服务中心和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并驳斥了今年因毕业生有699万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而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认为今年大学生就业基本稳定,学生就业形势与往年比持平。

 教育部此举,算是给“史上最难就业季”吃了一颗定心丸。作为主管全国教育事务的教育部,其对教育数据的掌握,对教育实情的了解,原本应该是最全面、最真实、最权威的,因此,教育部“今年大学生就业基本稳定”的说法按理来说有一定道理,貌似应届毕业生和其家长也可以松一口气,不再为就业担心了。可是,我们不禁要问,这真的是就业真实情况吗?显然,这种对就业形势“勿喜勿忧”,非实情的官方表态,难掩大学生就业难等教育问题的真相。

首先官方数据存在大量“注水”现象。官方数据相对来说较为全面,但是教育部规定就业率连续2年偏低的高校专业要停招,这原本是好事,却因关系到各高校的切身利益,加之校长的政绩等,每年都有很多高校为“刷”就业率,逼得学生造假签订三方协议,部分学生为了顺利毕业竟然自己刻章,或是网上买章“签约”;同时高校一般都把考上研究生统计为就业,这会造成重复计算。因此,官方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无论来自院系,还是来自高校,直至教育部,都不能真实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其次麦克思的调查结果说明毕业生的就业与专业对口率不高。《麦克思研究》20137月中旬(第154期),公布了一份从201210292013628日的调查结果,那些已就业但不是对口专业的学生认为,毕业生找专业相关工作求职难度大(42%);毕业生签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硕士最好(85%),其次是本科(73%),最低是高职高专(67%)。可见,在“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严峻形势下,一些毕业生为了先就业,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工作,虽然就业了,但是这样的就业率,应该是高校就业之痛,并不值得高兴。

最后一些典型的就业案例也说明今年就业之难。上半年爆出“300名大学生赴河南养猪”的新闻,近期又有“硕士毕业生进技校学焊工”消息见诸媒体,而简历石沉大海,毕业生无奈地偏离自己的专业,寻找那些门槛低、工资低的行业就业,也不是新鲜事。这些“缓兵之计”的就业案例也说明,今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之说,并不冤枉,乃是事实。因此,官方不能只看数据,要以事实为依据,才能看到教育问题的真相。就业率“注水”、就业对口率不高、现实中就业难,这些是“史上最难就业季”的铁证,该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官方不能以让人看着舒服的高就业率来搪塞公众,须知“史上最难就业季”正是给我国高等教育“敲警钟”、暴露问题的时候,如果教育部和高校不反思高等教育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教师水平、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问题,而是不做调查,以虚假数据掩盖就业难等教育问题,那受影响的不仅是数以万计的高校学生,还有教育部门的公信力。各级教育官方机构,只有不掩实情才能展露教育问题的真相,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教育良序循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373-715009.html

上一篇:向教育乱收费“开刀”,还需正确“问药”
下一篇:张老爹的“私塾教育”拷问着“同群效应”
收藏 IP: 222.66.119.*| 热度|

2 李宇斌 李明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