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短缺的是人才还是市场?
李 侠
近日一则新闻被广泛热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新华网,2013-6-3),一时间感觉好像中国的顶尖科学家都跑光了似的,即将出现国无良才的黯淡局面。中国真的出现人才荒年了吗?其实,关于人才的话题也是科技界的老问题,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这组数据所折射出的问题。
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越来越倚重科技的情况下,重视人才是必然选择,这些年中国政府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出台了许多吸引人才的计划,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中国的人才引进政策的运行绩效并不好,外表热闹,内在冷清。人才的流动与储备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为何竟然演变为比较棘手的难题?这里暂且不去谈论各类人才计划制定中存在的各种技术性的漏洞与弊端,仅从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来分析人才流动的内在机制是什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人才流动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人才流动的实质是知识的流动,它比一般知识产品流动复杂的原因在于,这些知识被嵌入到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之中,不可分离。同时,这些个体不但携带着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而且他还能再生产新知识,这是人才流动问题复杂的结构性原因。单一的知识流动比较好处理,直接按市场价买来即可;而人才的流动则包含两方面的因素:其一,知识的转让价值;其二,生命个体的再生产问题。基于这个结构模型,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各类人才政策效率低下的原因。在市场经济社会,一切交换都要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各类资本的正常收益率是市场均衡的结果。人才所拥有的知识相当于知识资本,它必须在市场中获得合理的收益率;另外,为了维系他的知识再生产,市场还要提供相应的固定资产(个体的身体,以及生活与科研环境)的补偿。以往我们的各类人才政策仅着力于投入上,其相当于支付了人才所拥有的知识资本的收益,却并没有考虑到对生产知识的个体配置(身体、环境与文化)给予合理的补偿。这才是海外人才回归不踊跃的深层原因:流动造成综合收益的损失。如果政策给予人才流动充分的收益补偿(既包括知识资本的收益,也包括个体、环境与文化的价值),那么吸引到各类所需人才并不是什么难事。笔者曾戏言,只要你肯出大价钱,连诺奖级别的人才也是可以吸引过来的,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市场那双看不见的手会帮你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有人肯定会对这个结论提出质疑,并以五十年代那批科学家以爱国情怀投奔祖国怀抱,并成就伟业的事实加以反驳,对此,只需变换一下解释视角即可说明问题。当时虽然给予人才的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政府作为补偿几乎对所有人才都给予了一定的权力回报,要知道权力资本在市场中也是有回报的,在封建思想意识浓厚的国家,权力资本的收益率是远远高过知识资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那时国家的政策赋予知识分子的综合收益其实比现在高。
至于海外人才滞留,这根本不是人才流失问题,而是国内相匹配的市场严重不足造成的,现有的市场空间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才,回来干什么?等着由“海龟”变“海待”吗?这是市场短缺造成的必然结果。按照经济学的一个简单原则,资本具有集聚效应,以此换来最大化收益。那些人才之所以滞留在海外不回来,是因为那里有比国内更充足且更匹配的市场,更能发挥知识资本的作用,这是一个理性人的常规选择。由于国内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国内市场被各种利益集团垄断,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自由市场空间很小,从而无法形成对于知识资本的强烈需求。对于这种现象,笔者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是:非洲不需要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虽然两人被世界公认是高端人才,因为非洲没有与他们两位知识相匹配的成熟的电子市场和股市,你把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引进到非洲对双方都是一个伤害和损失。
基于上述分析,由于中国适合于高端人才发挥作用的市场空间过于狭小,以及政治体制改革长期滞后带来的严重市场萎缩,导致知识资本的流动空间也变小,在现有的生产模式下,中国实际上并不缺人才,而且还呈饱和现象(大学生就业难就是最明显的症候)。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一些潜在的市场空间有望被释放出来,还有,国家对于未来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期待,都需要高端科技力量提供更多的支持,这才是本轮中国人才流失论异常火热的深层原因所在。
目前中国真正短缺的不是人才,而是需要人才的市场。人才流失,仅仅是多年来市场萎缩的一个症候而已。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把国内市场建设成符合国际规则的一流市场,并积极开拓新的、多元化的、立体的市场空间,那些储藏在海外的各类高端人才自然会回来的,毕竟追随市场永远是理性经济人的行为金律!
【博主跋】前几日与《科学新闻》的崔老师通信,得知这篇小文章已经发表,合作愉快,是为记!应该是《科学新闻》2013(8)上。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相关专题:人才引进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72252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