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存宽
三个观点与一则社评
2015-6-25 08:59
阅读:2670
标签:碳减排, 41万亿, 产业转型与升级

这则社评体现了我的三个观点,或者社评的三个观点与我的契合:碳减排应该不是40万亿的唯一目的,它同中国治理大气污染、消除雾霾、实现常态蓝计划和行动高度契合;减排与中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同样是高度契合关系;政府投资应当以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为目的,推动形成市场投资的实际回报机制。


环球社评:中国投十倍于“4万亿”的钱减排,为何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23日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透露,中国本月末将提交总耗资41万亿人民币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他说为实现该目标,中国将调整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等。

  解振华没有提供关于减排计划的更多细节,但他称即将出台的规划“相当宏大”。41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的确极具冲击力,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该数字的含义,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国上一轮刺激计划的4万亿规模,而减排的总投资是该计划的10倍。

  可以肯定,中国不可能仅靠花费公共财政资金来推动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社会资本通过市场方式参与到减排中来受到广泛预期,外资的进入也将受到欢迎。

  去年11月中美在奥巴马访华期间达成气候协议,中方承诺在2030年之前尽早达到碳排放峰值,中国成为率先做出排放峰值具体时间承诺的发展中大国。联合国计划今年12月在巴黎大会上通过2020年全球气候协议,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提交了计划书,中国方面今年3月承诺将在上半年提交减排计划。

  无论如何41万亿的数字都十分令人震撼。由于减排问题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其中又包含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复杂利益纠葛,中国不可能仅仅迫于西方压力就无限让步,把不该承担的义务硬扛在自己肩上。

  中国下大决心推动减排,根本原因还在于减排肯定不是40万亿的唯一目的,它同中国治理大气污染、消除雾霾、实现常态蓝计划和行动高度契合。41万亿不应都是新计划,中国目前已经在做的大量治污工作同样也是减排任务的组成部分,也应纳入其中。

  更为重要的,减排与中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同样是高度契合关系。中国以往粗放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不仅造成资源能源大量浪费,也对环境与生态造成多方面破坏。有些地方只拼增长和GDP,这个问题给全社会带来危机感,但却久治不愈。国际减排压力倒逼我们产业转型的正面作用已经凸显出来并在持续增强。

  中国经济过度依赖煤电,浪费大,很多地方从天空到地面和水域都达不到人们期望的干净。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使中国经济变得高效、低碳、洁净,其实这就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任务之一。用41万亿干这件大事,更多可能是够不够,而非多不多的问题。

  41万亿的大头肯定不是政府财政支出,政府的有限投资应当以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为目的,推动形成市场对这方面投资的实际回报机制。如果减排是花钱的无底洞,挣不到钱,以至于“谁投入谁死”,那么这项事业就不会持久与长效,它最终只会是中国应付世界关切的“面子工程”。

  因此41万亿不仅是“规划”,它还必须是中国在减排领域全面撬动市场要素的过程和结果。可以说,它的成功与否同中国社会当下及今后几项重大改革的成败很可能是一回事。

  在减排问题上,中国似乎在与欧美发达社会“殊途同归”。它带来一个启示:随着中国社会的前进,我们与欧美社会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大概会逐渐接近。

  中国应会在气候问题上继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欧美也会这样。然而这不全是合作的障碍。与气候问题的难度比起来,当今世界的很多争吵显得相当皮毛。因此气候谈判柳暗花明的意义可能远远超越了这个领域:它显示的是世界解决重大分歧的能力。


以上转载自: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5-06/6762309.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包存宽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8156-90044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