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存宽
改善环境绝非朝夕之功
2015-6-24 12:02
阅读:3173
标签:环境治理, 低端, 环境质量, 压力型体制, 环境成本

   主要观点: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有效解决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制度性矛盾,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痛下决心,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对于社会既要怀有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心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希望,又要意识到环境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解决,要有耐心和定力,关键是全社会也要一起行动起来,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北京日前天气良好,蓝天白云惊艳了市民,人们纷纷在网上晒图,感慨环境质量变好。但笔者在此想泼一下冷水,包括北京在内,各地环境质量要立竿见影地变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不可否认,40余年来,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许多城市和乡镇的空气、水依然受到污染困扰,土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笔者认为,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只是表象、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未改变、经济格局仍处于产业链低端、社会的环境治理能力仍然不足。

  众所周知,在长期形成的GDP 至上意识作用下,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一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

  同时,我国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大量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工艺技术水平落后,其规避环境成本的动机较强,而政府监管相对困难。有研究表明,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即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低端制造业只能通过持续压低劳动力和资源环境价格以降低成本。在低端经济策略引导下,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以降低土地价格和环保门槛为代价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剧了治理难度。

  此外,地方政府环境制度供给能力、环境公共监管能力、环境公共服务提供能力仍显不足。长期以来,以经济目标为主导的压力型体制导致地方政府官员缺乏环保动力。基层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一些地方领导不但为污染企业大开绿灯,还与其结成利益共同体。现行分权的财政体制导致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现行组织架构导致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弱化,无法抵御来自地方保护主义的行政干预,更无法有效解决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公众参与和责任追究机制的缺失,导致地方政府缺乏改善环境的压力。

  鉴于此,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具体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而应立足于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有效解决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制度性矛盾。毋庸置疑,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痛下决心,不能再有等和靠的思想;要加大力度,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对于社会来说,既要怀有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心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希望,又要意识到环境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解决,要有耐心和定力,拿出实际行动,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此文刊在《中国环境报》2015,6,19日第二版:http://news.cenews.com.cn/html/2015-06/19/content_30177.htm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包存宽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8156-90025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