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看到一个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本讲师,评副教授,自身参评条件满足,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奈何竞争者们纷纷充值横向,学校居然默认甚至鼓励;纠结是否需要充值横向?”这个问题中存在着两个个关键词:评职称、充值横向。
职称关系老师的切身利益,该网友关注职称问题实属人之常情。然而评职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涉及多个环节。虽然,各个学校规定不一样,但程序上基本大同小异。一般都会经过初审审核公示、外审、学院推荐与公示、学校聘任委员会审核公示以及发文等环节。
从该教师的描述来看基本条件是满足的,所以该教师通过初审审核公示这个环节问题不大。该教师所纠结的问题就是是否充值横向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充值横向的通俗说法就是付费上班。据我所说“付费上班”这个词在2024年比较流行,起因是一些高校聘期任务考核要求很高,高到通过正常途径努力都无法完成。所以,一些教师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以而为之。这与该教师所面临的情况大相径庭。
为什么说充值横向属于付费上班。因为充值横向的钱到学校以后,首先会被扣除管理费;然后开票也会损失税点,剩下的钱要拿回来,还得面临繁琐的财务报销。毕竟横向项目的经费使用需要遵循严格的财务制度,每一笔支出都要有详细的发票和合理的用途说明。
从购买实验设备到支付差旅费,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层层审批,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报销失败的风险。此外,充值横向毕竟是不光彩的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生生涯,而且可能面临被举报的风险。
回到评职称这个话题,该教师基本条件满足,想通过充值横向来提高竞争力,感觉这个想法过于天真。因为后面的评审环节与横向的关系不大,与人的因素更大。
因为外审的环节主要是评价代表作,增加一个小额的横向,无关痛痒,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此外,剩余的环节尤其是学院推荐与公示环节是通过学术委员会投票来决定,大家都是熟人,而且到这个环节,基本上都满足评审条件,除了你优秀到让竞争者无法企及,否则人情因素还是起决定作用。
当然,评上职称以后,在收入上会带来一定的回报。毕竟副教授的工资比讲师要高一些,还会有一些额外的科研津贴和绩效奖励。然而,评上副教授所带来的工资收入并不会多多少。
如果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分析一下收益与风险,即可做决定。但人处于社会中,经济只是一个方面的考量,身心健康也不得不考虑。毕竟该教师还处于纠结的阶段,说明还是追求真、善,美。而充值横向评职称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这对于追求真、善、美的人来说,会成为污点,影响身心健康。
要知道在人情社会中,老实人注定吃亏。因为老实人会严格的遵守规则,但破坏规则的人大有所在。不过老话说得好,吃亏是福,老实人吃点小亏,但内心安宁。
本文于2025年9月3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忆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7932-150627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