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脱离实际的年度考核只会适得其反 精选

已有 8788 次阅读 2025-3-1 14:50 |个人分类:科学网置顶博文|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会对教职员工实行年度考核。虽然各个学校考核的方式不一样,但考核的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上都包括教学、科研以及服务三大块。

教学方面基本上考核的教学学时数,例如有些学校规定的教学学时数为300学时。教学学时包括课堂教学、实训、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或者论文等。

科研方面的考核包括论文、项目、获奖等。为了便于管理,不少学校直接使用中国科学院分区表,将发表论文的划分为三六九等。项目大致分为横向项目和纵向项目。纵向项目一般分为市厅级、省部级以及国家级。

对于纵向项目一般都有研究期限的限制,周期通常为两到四年不等。如果有项目,没有结题,一般是不能申请同类型的项目。

获奖一般可以分为教学方面与科技方面的奖项,获奖只针对少数人,因为大部分人都拿不到。所以,科研方面的考核对大多数人而言,主要是指论文和项目。

服务方面主要指为单位服务,比如当然一些兼职的秘书或者班主任,还有社会服务,例如参加学术会议,各种学会的活动或者担任各种期刊的编委等。

年度考核中关于教学和服务方面的考核,完成难度都不大。因为这两项内容只要按部就班即可完成,难的是科研方面的考核,因为科研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年度考核的本意就是督促员工完成任务,为单位创造价值。但如果将年度考核的要求制定的过高,那么不仅不会达到考核的目的,而且可能会适得其反。

例如最近网上比较火的一个事件,某单位制定的年度考核标准非常的高,按照职称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教授3000分,副教授2000分,讲师1500分,不考虑年龄的差异,学科的差异。

可能外人对这个赋分制度,不太了解,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了解到一下的这个考核的难度。假设某人是副教授,年度考核在科研方面需要完成2000分。一篇中国科学院分区1区论文,赋分1000;2区的论文,赋分500;3区的论文,赋分250;4区的论文,赋分150。

仅靠发表论文来完成,该副教授必须一年发表2篇1区论文,或者4篇2区论文,或者8篇3区论文,又或者14篇4区论文。当然,可以分别组合论文来完成,例如1篇1区,2篇2区,外加2篇3区或者3篇4区。

还有一种完成方式就是通过项目来完成,假设该校通过项目来完成考核,到账经费1万元,赋分20分,那么100万的项目,才能完成考核。

当然,也可以通过项目与论文的组合来完成考核,比如获得50万的项目,然后在发表1篇1区论文、或者2篇2区论文,或者4篇3区论文,又或者7篇4区论文。

众所周知,搞科研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候不一定会有好的实验结果,这意味着就无法发表论文。

此外,论文的发表周期比较长,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甚至更久。至于,项目尤其是纵向项目,更难申请,毕竟僧多粥少,竞争非常激烈。

那么实行这么高的年度考核标准,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人都完不成。既然大家都完不成,那就索性都躺平,这不仅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也体现了该考核标准,脱离实际,违背科研规律。

总之,过高的年度考核标准,不仅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就算有人能够完成,也必然也是追求短、平、快的研究,毕竟保住饭碗要紧,哪还有时间去踏踏实实做研究呢?

很多博文未发布在博客,更多精彩见本人微信公众号,按三秒识别关注

图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7932-1475421.html

上一篇:终于发现论文投稿周期过长的原因
下一篇:从导师的角度谈,如何准备研究生复试?
收藏 IP: 218.107.223.*| 热度|

25 宁利中 池德龙 褚海亮 史晓雷 杨正瓴 许培扬 朱晓刚 王从彦 刘进平 周忠浩 王涛 夏向阳 尤明庆 高宏 木士春 郑永军 梁洪泽 郑加强 崔宗杰 崔锦华 钟炳 孙颉 刘跃 辜英求 王林平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