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从满怀期待到心灰意冷

已有 1409 次阅读 2024-2-2 11:09 |个人分类:科研|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前几天在晚上十点半左右收到一个审稿邀请,一看到论文的题目,虽然在假期,但想都没有想就直接接受该邀请。主要原因是该论文的题目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自己刚做过相关的工作,然后还在结论中提及可能将来要解决的问题,该论文从某个方面来说是我未来工作的延续。

尽管自己将来的工作可能被别人做了,非但没有一丝的恼火,反而感到非常高兴。也许这些小同行的工作能够带给自己更大的启发,毕竟审稿是另一种学习。

到第二天早上,就放下手头所有工作,集中精力在学习这篇新的论文。不过刚开始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接连发生,首先作者就先放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投的是A期刊,而论文的cover letter却写的B期刊的名字。后来一看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一个硕士研究生,想想也情有可原,毕竟没有经验,然后可能导师也没有认真审核,就将直接被拒的稿件改投。

但接下来的摘要更让人大跌眼镜了,同一个固定的专业词汇,但一会写成这样,一会写成那样,当然这些写作问题算是小问题,但摘要最后一个话,却让人不得不怀疑,说是这是首次解决XX问题,这语气太大了,运气不好的是,我对这方面非常熟悉,基本上所有相关的文献都读过,就将以前别人所做的工作拿出来反驳它。

说实话,看到这里心理就存在一个大大的疑问,这工作还可以信吗?接下来的Introduction部分,也写的平淡无奇,根本没有把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说清楚?换句话说,做这工作的意义在哪呢?让人看了云里雾里。随后的Related work工作部分,总共就两小段,不到250字,更让人大跌眼镜,毕竟这方面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就有几百篇,很多文献作者都没有引用。

当然,这些文字性的工作,并不是论文的重点,重点在于是否有创新性。读完论文的主要工作以后,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更致命的是,作者用一个实例,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释所提出的方法。然而,实例是错的,这种错误对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相关人员是不可能犯。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非常遗憾的是,作者却搞错了。

至此,对该稿件非常失望,接下来证明该方法有效性的重头戏,基本不愿再花时间认真看。因为连前面最基础的问题都能够搞错,再看纯属浪费时间。所以就快速浏览,不过与意料中一样,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作者简单化了,所以证明的方法也是不可信的。

接下来的实验设计部分,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实验,相关的参数设计并没有实际的意义,也没有参考最新的相关工作设置实验。

从接受审稿邀请那一刻的满怀期待,想学习新知识与新方法;到审完稿件的心灰意冷,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时间花得太不值得了,但毕竟得抱着负责任的态度,提出很多忠恳的意见,希望能够对作者有所帮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7932-1420287.html

上一篇:科学网上难忘的人和事
下一篇:不能盲目迷信顶刊论文
收藏 IP: 210.34.240.*| 热度|

21 尤明庆 宁利中 杨卫东 郑永军 王从彦 褚海亮 孙学军 孙颉 杨正瓴 李学宽 王涛 朱晓刚 杜占池 梁洪泽 张士宏 崔锦华 汪运山 伍赛特 苏德辰 胡泽春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