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从数字看大学生就业 精选

已有 8965 次阅读 2014-2-26 13:4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大,新的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又沉渣泛起。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由于各种观点的提出都基于博主自身的经历、身边人物的观察,缺乏统计数据的支撑,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可厚非。下面我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的一份关于2012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分析及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统计数字,做一简单分析。

一、大学生真实就业率推算

 2012年,全国需就业劳动力250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221万人,就业率为48.84%。从求职人员学历看,由于中国当前特殊的产业结构和层次制约,以及大规模的高校毕业生压力,目前不同学历的求职人员就业形势分化较为明显。2012年三季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人倍率(用人需求/求职人数,下同)为1.08,高中1.09,职高、技校和中专1.34,大专0.96,大学1.04。从这个数字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各个学历阶层中并不占优势,如果考虑到大专生低下的竞争力,大学生(含大专生,下同)的真实就业率应该在50%左右。报告指出,2013年三季度,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51.4%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了目前全国高校大学生的真实就业率。

二、大学毕业生主要去向

在已经落实工作的50%的高校毕业生中,主要流向是什么?由于缺乏全国尺度比较权威的统计数字,只能按照个别高校的情况分析报告进行推算。根据华东地区一所三流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75%的学生流向了中小型企业,10%左右考上公务员、事业编制,10%流向大型国企及设计单位、科研院所,5%左右出国。也就是说,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体制内单位只有20%。到企业就业的行业按照比例大小依次为: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业。

三、不同专业就业难度分析

从供应的角度来看,假设不同学科研究生毕业人数与本科生、专科生人数成正比,按照教育部2012年统计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不同学科研究生毕业人数依次为:工科(34.4%)>经济管理(16.4%)>文史哲教育(15.4%)>理学及农学(13.2%)>医学(11.5%)>法学(8.4%)>军事和艺术(0.7%)。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根据江苏省人才市场最近几年的统计数字,以销售为主的服务业、以电子和汽车为主的制造业、以建筑和道桥为主的房地产业是用人需求的大户。从供求专业的匹配程度看,有产业支撑的工科就业形势最好,需求量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困难程度也不大,没有产业支撑的、公务员招考人数较多的文史哲、法学专业就业难度较大,没有产业支撑、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人数较少的理学、生命科学类专业最为困难。至于医学,虽然总体上供过于求严重,但地域分布不均,大城市的大医院难进,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单位准入的门槛并不高。以此推算,就业难度较大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人数的37.7%,约占总毕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强,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农学。

四、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字,2012年,中等专业、大专、本科的毕业人数分别为671万人、321万人、304万人。从供需比(求人倍率)来看,中专最高,大专最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甚至低于高中生、初中以下学历人员。江苏省人才市场的2012年、2013年的统计数字表明,研究生的签约率低于本科生,本科生低于职业技术院校。因此,不同学历毕业生呈现出学历越高、就业越难的明显高原效应。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也验证了这一趋势。从需求的情况看,2012年三季度,人才市场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2.7%,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

五、启示

    在80%以上的毕业生面向的背景下,企业不但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国越演越烈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高等教育重心偏高、专业结构缺乏产业支撑、毕业生缺乏技能培训不无关联。因此,对于就业比较困难的专业,尽早制定职业规划、培养社会所需的一技之长迫在眉睫。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尺度上,一项看好的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在江苏省就业形势则好于本科生、研究生,其根源值得深思。自然,对于少部分学生,考公务员、走科研之路这条羊肠小道,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在作出决定之前,需要对自身的素质、竞争的强度、可能付出的时间及金钱成本,有个客观的估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14548-771167.html

上一篇:其实哪条道都不好走,我的学生
下一篇:艺术热的背后:高投入、高产出的时尚行业
收藏 IP: 121.248.145.*| 热度|

14 史晓雷 张骥 曹裕波 文克玲 梁光河 魏国 万润兰 徐晓 肖振亚 王德华 李宇斌 wangqinling biofans xuexiyanji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