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阳
风雨兼程回家过年——漂泊在外的人根的记忆
2013-2-5 22:43
阅读:4093
标签:记忆

中国的节日由两大部分组成: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革命节日和农耕时代产物的传统节日。前者如党的生日、建军节、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后者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革命节日产生于伟人的时代,是理想信念激发的产物。与革命节日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诞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与农事活动、农业生产的节气联系在一起的,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无不对应着一种农历节气,一种农业生产活动,如耕地、插秧、除虫、收获。

在日益城市化的今天,住在高楼大厦的城市居民早已变得节气难辩、五谷难分,更不用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节日逐渐丧失了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传统的节日的味道变的越来越淡了。 像端午要包粽子,要在门头插艾草,要赛龙舟;中秋做饼,敬月亮;春节更复杂了,腊八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不同的意义,都有讲究。而期间,总会有耍龙的、卖杂货的等等各式民间艺人找上门来,讨要点过节费,整条街甚至整个镇上都很喜庆,后面一堆小朋友都跟着,要多热闹就多热闹。现在能过这样的节日吗?不说别的,艾草在城市里就很难找到。再往深里说说,有几个人会剪窗花,又有几个人会贴门神、划龙舟;有几个人会双手写对联,又有几个人能出口成章;有几个能出灯谜,又有几个人能猜出灯谜?除了吃饭、聚餐以外,传统节日的许多内容在现代社会已经很难演绎出来了。

外国人很难理解在传统节日的内涵日益稀薄的现代社会,数亿出外打工的中国农民、数千万离家求学的游子、数亿在外拼搏的中产阶级和寄人篱下的蚁族,不管贫穷和富贵,都在忍受着乱糟糟的买票长队,无数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像候鸟一样回家过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巨变把每个人都与他们的过去割裂开来,春节在丧失其传统内涵的同时,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是一种文化的情节,一种漂泊在外的人对根的记忆:年迈父母的健康牵挂、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合家团圆的温馨向往、儿时的纯真记忆、心灵疲惫的休憩港湾……太多太多的情感和寄托,都浓缩于这个传统的节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最恋家,落叶归根的思想最重。在国外的华侨,客死他乡的同胞,临终时都会想着生他养他的故土。这种义无反顾的回家心态,正是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来能够生存繁衍的根本所在。

通过网络查阅天气预报得知,明天返程探母的高速路上有雨加雪,后天降温。长途大巴在雨雪交加的天气,夜行在山峦起伏、桥隧纵横的豫西山地,风险有多大,对于自己这个具有多年野外森林调查经验的人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尽管如此,我任然坚持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其实,在传统的亲情和家的概念面前,并不需要太多的理性。

祝愿自己一路顺风!也祝愿回乡探亲的科学网的博主旅行平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明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14548-65984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