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金陵采风之四:南京的寺庙文化

已有 3602 次阅读 2012-11-14 21:51 |个人分类:金陵采风|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化, 南京, 金陵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照)高林,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俱)寂,但余(惟闻)钟罄音”。

 

如果说陵墓文化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鬼观,寺庙文化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神观。寺庙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和个人修身养性之处,其选址、布局、构景、空间处理、建筑和自然的交融上,既要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又要突出仙境神域特色,从而反映了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而寺庙则是这种理想景观模式的物化。历史上官场失意的文人士大夫,难以从现实世界中获得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诗意和栖居的精神家园便成为其人生的主要追求之一,寺庙为他们提供了寻求寂静冥想的场所,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之中发现永恒。战乱年代、社会剧烈变革时期,佛教“从善积德”、“众生平等”、“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因缘结果”的主张,对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平民百姓, 具有一定的心灵洗涤和精神教化功能。

 

 

南北朝时期,南京佛教盛行。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就是对当时建康佛寺盛况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当时建康佛教寺庙多达500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万众,资产丰沃。据载,当时光是紫金山附近的寺院,就达70余所之多。在南京众多的庙宇中,尤以灵谷寺最为著名。灵谷寺初为南朝时高僧宝志的墓地。明初修建明孝陵,朱元璋降旨迁寺,并敕封“灵谷禅寺”。到明代中后期,灵谷寺规模达到顶峰,占地33.3 hm2,有僧尼500人,管辖包括栖霞寺、方山定林寺在内的12座其它寺庙,拥有田地、柴山、池塘总面积达2292hm2,成为天下第一禅林。明代以后,灵谷寺历经战火毁坏,已变得面目全非,目前仅剩下龙王庙,即今天灵谷公园的灵谷寺,规模远非昔日可比。1929年国民党中央利用灵谷寺建造阵亡将士公墓后,这里几经修葺,现开辟为集墓、寺、松林合一的公园,主要景点有无梁殿、灵谷塔,但已难觅历史的文脉。

 

时过境迁,历史的车轮迈进了21世纪,在剧烈的社会变革面前,宠辱贫富或在旦夕之间,个人的命运在浩浩荡荡的改革洪流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种孤立、无助的空虚、寂寞感像瘟疫一样流行,笼罩在繁华都市匆匆过客的头上,如南京上空那挥之不去的阴霾。鸡鸣寺、定林寺、栖霞寺的香火死灰复燃,并日渐旺盛。心有戚戚的达官显贵、苦海无涯的莘莘学子、爱得死去活来的痴男怨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成为在寺庙同一佛堂三拜九叩的善男信女。更有看破红尘者,抛却了尘缘,遁入空门,开始了“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苦行僧生活。每当我看到身披袈裟、手持法器、目光严肃、步伐坚定的空门弟子在作法事的时候,总是在想:

 

追求精神超脱是每个人的本能,但“拂”的境界,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14548-632614.html

上一篇:金陵采风之三:南京山水与六朝烟水气
下一篇:金陵采风之五:南京的陵墓文化
收藏 IP: 180.109.20.*| 热度|

2 刘旭霞 曹裕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