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JpGu2014 横滨-反思中国的教育
今年是第二次在日本参加JpGu2014,在这为期一周的会议大概有7000人左右,我的老师小口高,他负责几个session,同时他还有special lecture, 每次在他的session发表完,就转移到在landslide session, 遇到京大的千木良雅弘老师和王老师,成都理工的黄润秋老师和及胡伟博士的报告,千木良是这个主题的召集人,感觉很和蔼的人,去年2013JpGu还请我们吃饭在千葉県幕張,感觉印象很好。这次报告,黄老师做了中国海源地震引起的滑坡,这次引起的滑坡的特征给别的地区不太一样,远离断层,同时也给出原因解释,非常不错的报告。
现场提问木良雅弘老师及黄润秋老师
在这个session中,也领略相关滑坡及地质专家的研究进展,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不过感觉日本的研究专家更侧重于微观,滑坡机理,或者从动力学去研究,很少研究敏感性分析,不像意大利的学者Guzzetti,Turkey, Iran, Netherland等国相对喜欢研究susceptibility mapping. 这其中得反省下为什么呢? 经过与日本学者的交流中,他们更注重于工程的应用,所以基于目的不同,所以研究层次也就不一样的。本人最近比较感兴趣基于致灾因子及不同模型的比较,先从宏观入手再从微观。
另外还发现有一个比较有兴趣的事,就是每年这个会议中,都会有大量的中学生,高中生参加并发表他们的poster,小学者有模有样的拿着指示棒及相关材料向听众阐述他们的研究,早上乘电车去参加会议的途中,经常碰到一两个中学生的样子亲自背着展板去参加会议,感觉这点与中国严重不一样,也反映出来了日本的教育与中国教育很大的差异,这也折射出来为什么日本人有这以多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而泱泱大国中国却一样没有,我们的中学生高中生,整天呆在教室接受着填鸭式的教育,创新在渐行渐远。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的希望是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纯粹的单一的接受,应该让孩子多亲身参与到科研实践中,这也是每年日本的许多高等学府,像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及一些著名的科研机构(JAXA-日本航天局)一年中总有几天向社会开放,吸引众多的学子去参观,了解下科学知识。我经常在我们公园门口看到小学校,中学校,学生在踢球,遥望当年,我等在做什么,还不是呆在教室下寒窗苦读,结果到目前还是一介书生,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过硬的本领,反而,身体日渐衰弱,什么腰椎,颈椎之类,相信很多80后的都患上亚健康。值得反省!
中学生的poster (iphone5s 拍的照片,不太清楚,请原谅)
中学生的poster
开会的地点,靠近海边的酒店-横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窦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71463-79369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