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杰
​博士延期伤不起
2014-4-25 21:47
阅读:7515
标签:生活随感

   最近喻老师的博文,《如果博士够优秀,延期也无妨》,话说回来,如何定义优秀?文章多?自己评价还是他人?退一步来说,一年之内又如何做出惊天动地的成果,能做出来,也不差一年半年,如果真的需要的话,可以给导师商量,在实验室可以做博后,这样的博士可以继续研究,同时生活压力也会小很多,说不定由以前的被动,真正变自己的兴趣所驱动,真正的深入做下去研究,会做出更好的成绩出来,因为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试问下中国的科研从员真正能从内心做到喜欢科研像-张益唐哪样,估计不多,要是多的话,也不会引起大家共鸣。绝大多数有时为了名誉,为了生存谋生路。人活着总得要吃饭,俗话说得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特别是一般博士年龄都不小了,30左右,。面临着成家立业种种危机感,我现在是深有体会,以前一个人生活自在,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辞职后在国外读博士,成家了有了孩子才知生活艰难,每天强迫着尽量早毕业,作为男人一般要得有担当,如果延期毕业,学费,生活压力再加上即使毕业,工作也不太理想,估计一个博士得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我当时国内的一个北师大同学说,读博士亏大了,交往几年的女朋友,也吹了,回家过年以前小时候成绩优越感也没有,有的只是对生活的感叹,时世造弄人。 

在我们学校,博士正常毕业的也不少,延期也不少,据我发现,毕业后的博士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延期的基本上都是没有满足学校或导师的要求,即使延期了,也没有发现做出来什么好的成果或好的paper,反而觉得跟这些人聊天,无比沉重,生活就像一潭死水,被博士生活搞得无精打采的,也难怪,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象都成了问题,不论男女,尤其是女生,年龄超过30以上的博士,对象比博士还要亚历山大,尤其在日本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表面上人人为善,其实上大家都把自己包装起来,大家都互相走不了对方的内心去,呆久了,难免会有一个心理问题,我一个同学的实验室,总共有8人,有三个心理有问题(都是日本人),导师整天提心掉胆怕出事,希望他们早点毕业。另外一个同学在东大三年,基本上什么活动也没有参加,三年的生活,三点一线,食堂-学校-图书馆,晚上就是睡觉,有时找一个人说话的人都没有,他毕业立马就回去了,说呆久了,会有问题。现在我深切体会到了,到时刚来一年的研究生,整天给同学朋友,教授,打球,吃饭,春游,蛮开心,真正了成了博士生,感觉压力扑面而来,球也慢慢不大了,朋友也很少了聚了,一年365天,对我来说,每天都是工作日,脑子天天想着科研,因为我是跨专业,刚开始不懂,一年也给老师交流不上一次(日本老师太忙,学生也多),对老师指望不上,只有靠自己,目前写完了四篇,投了两篇,另外两篇也不知老师什么时候能修改完,如果我延期的话,估计会疯掉的,老师的意思,有了一篇就行,以后就会先考虑哪些需要文章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的呢?博士毕业真的伤不起来,特别是异国他乡,有时语言不是特别精通,文化冲突,比如在日本,教授的权力就是上帝,说你行就行,行也不让毕业,态度很重要,有时候很难说清楚,所以博士研究生得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和勇气。

无论导师还是学生都是要相互理解的好,在国外,据我了解不同学校的同学的状况,很多师生交流不是特别多,所以说博士论文全靠自己,得及早准备,张爱玲说过:成名须趁早,借鉴下:博士毕业能早则早,年龄大了不饶人,国内的青年基金不也有都有年龄限制吗?有时年轻也是资本。像我这样大龄博士,时间变得更为珍贵,因此希望明年能顺利毕业,抓紧走人换下环境,还是支持曹建军老师《博士生再优秀,还是尽早毕业为妙!》。

如果一个博士感觉能出成果,自己提出来,另当别论。

个人的言论难免有偏激之言,欢迎拍砖。


相关专题:博士延期毕业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窦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71463-78864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