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英
抗衰老112:最好要少得病不得病
2025-10-11 13:21
阅读:1687

我老伴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已近2年,从患者角度写些关于血透的事。当然这些都是根据我老伴的情况和个人认识写的,不仅是片面的,甚至可能不正确,仅供参考并希望指教。这是第13篇。

最好少得病、不得病,这似乎是废话,大概每个人都会这样说。不过,通过我老伴的患病,我体会的比以前深刻多了。

我老伴比较能干,在1958年进入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工厂钳工车间的8个学徒工中,她是最能干活的一个。1970年我们研究所从北京外迁时调入我所,后来成了我所工厂钳工车间负责人,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分院和四川省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称号。她不仅比较能干,还很节俭。她一辈子没有买过1件首饰,没有买过保健品,没有买过化妆品。我们结婚后,较早时间我们和小孩的衣服主要是她自己做,近20多年我们主要是穿孩子们不穿的衣服,所以不仅没有买过1件高档衣服,连一般衣服买的也不多,奢侈品更是不沾边了。她原来梳辫子,后来都是由我给她剪发。不要说烫发,甚至在外面剪发也极少。因此,在1981年我41岁以前,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共90多元,除抚养3个孩子以外,还要多少贴补两边老人一些。但我们从来没有感到经济上有什么压力,更没有向别人借过钱。

她也很能干家务活,即使80岁以后,在她这次得重病的前23个月,她还用购物小车去较远的大菜市场买比较便宜的菜,装滿菜有450斤重的购物车,她用手一提就上了公交车。家中做饭,除了蒸馒头、烙大饼、干面条、包饺子主要由我干以外,其余基本上全是她的事。

可是在她得重病以后,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不但不能干活了,连站立都困难,走10来米就是大运动量了,勉强能坐在饭桌前吃饭和自己上厕所。事事都需要人照顾。更重要的是,看到她难受的样子,我心里确实很不是滋味。所以虽然这次不是我自己得病,也使我深深认识到“最好少得病,不得病,尤其是不要得大病”。

再看看现在社会上,虽然现在生活、医疗条件好了,寿命长了,而且几乎人人都说健康重要,但损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随处可见。比如人们走路越来越少,一些人与下肢瘫痪的病人差不了多少,使占身体一半以上的肌肉和骨骼基本不使用了。吃得好运动少,营养在体内堆集,富贵病就来了。而按照健康学理论指导的生活方式很少有人去做。致使病人越来越多。就拿需要做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好像有逐年增加且年轻化的趋势,不少是340岁的年轻人,我真为他们惋惜和为他们着急。天津的医疗条件不能算差,但仍然有些需要透析的病人没有透析床位。国家也不得不规定10万人口以上的县都要设置能进行血液透析的地方。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同时也说明肾衰及尿毒症的严重性。

唉,还是不得病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范振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458-1505526.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