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加强
把问号拉直:聊聊研究生的“时间从哪儿来” 精选
2025-2-27 10:43
阅读:14919

前几日读到《江苏科技报》2025年2月12日A11版关于时间的两篇文章,深有感触。其中《正确地“浪费”时间》认为“不要急于求成”,“十年寒窗磨一剑,一朝出鞘试锋芒”,“所谓正确地浪费时间,就是为了让过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经得起‘时间’”;而《梦想要落地,得加个“截止时间”》指的是要制定好有“截止时间”的梦想之旅计划,“既可以有效利用几分钟的空隙,也会规划好固定的几十分钟的空间”。

时间始终在无声无息地流逝着,经常会听到“时间都去哪儿了?”很多研究生会感到“干不完的事”“时间不够用”,深陷“吃了很多苦却不见多少甘来”的困境,有时甚至会产生躺平解脱的念头。那么当研究生面临科研工作、课程学习、社会工作、照顾家庭等多头任务要同步开展时,“时间从哪儿来”呢?如何按下“快捷键”?这就需要管理时间,拟从三位名人并借助Deepseek了解关于时间的分析描述,然后通过对研究生期间面临的多头任务进行归类,再聊聊研究生如何善待与管理好时间,兴许还可解决个别研究生的“时间无处用”迷失。 

1.三位名人的“时间观”

(1)鲁迅认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也就是说,时间是否充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时间的处理态度和行动安排,就像海绵,挤一挤、压一压,总是有空隙的。我问了一下Deepseek“请通过鲁迅的时间像海绵来提升时间效率”,给出了七方面的具体方法,这里予以删减归纳。

①挤时间-利用碎片时间:利用好等车、排队、午休等碎片时间完成阅读、思考或规划等小任务;借助手机备忘录、笔记软件等辅助工具,随时记录灵感或任务,避免时间浪费。

②压时间-提高时间密度:做事专注高效,如通过“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的番茄工作法或深度工作法,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避免分心;采取多任务处理,可将简单任务与日常活动结合,比如听有声书或学习播客的同时做家务。

③存时间-提前规划和积累:制定计划,每天或每周列任务清单,明确优先级,避免时间浪费在低效任务上;积累小成果,每天完成一些小任务,长期积累带来显著成果。

④省时间-减少时间浪费:避免拖延,设定明确截止时间,分解大任务为小步骤,逐步完成;减少干扰,可关闭不必要的信息通知,创造无干扰工作环境。

⑤扩时间-优化时间利用:学习新技能,采用高效工具或方法,如快捷键、自动化工具等提升效率,当然可合理借助AI;反思改进,定期回顾时间使用情况,改变低效习惯。

⑥借时间-合理安排任务:学会委托,可将不重要或不擅长的任务交给他人,集中精力处理核心任务;团队协作,分工合作提升整体效率。

延时间-健康管理:保持健康,可通过规律作息、锻炼和健康饮食,提升精力和效率;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保持高效状态。

(2)爱因斯坦强调“时间相对论”。我直接问Deepseek“如何用爱因斯坦相对论放大我们的时间支配”,出乎我意料,居然给出挺不错的五方面建议,这里也予以适当归纳修改。

时间膨胀效应-基于狭义相对论的高速运动物体时间会变慢,可优化时间利用:提高效率,专注于高效任务,减少时间浪费;减少干扰,专注于单一任务处理,避免时间碎片化。

相对性原理-基于时间感知的相对性,不同人对时间感受不同,调整心态和行为来更好支配时间:设定明确目标,以减少时间焦虑;避免拖延,将大任务分解为小步骤。

引力时间膨胀-基于广义相对论的强引力场中时间会变慢,通过优化环境和利用科技优化时间管理:营造高效低干扰环境提升时间利用率;使用高科技的时间管理工具帮助规划时间。

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基于广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统一性,合理安排空间以间接优化时间利用:布置整洁的工作环境,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合理安排任务顺序,优化日程安排。

心理时间感知-时间感知是主观的,可调整心理状态优化时间支配:通过专注当下,采用如冥想或正念练习,减少对时间的焦虑;享受工作过程而非时间流逝,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3)史蒂芬·科维提出四象限时间管理法。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Stephen R. Covey)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设置四个象限来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①第一象限-重要而且紧急: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优先处理, 此类“急事”通常要尽可能少而精

②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需要兼顾长远的重要工作,此类“要事”应未雨绸缪制定计划并用心持续推进。

③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需要评估其相对于其他事务的重要程度再决定及时处理,此类“杂事”建议越少越好。

④第四象限‌-不重要而且不紧急:通常是一些琐碎无意义的事情,要尽量避免或用碎片化时间去做此类“烦事”。 

2.研究生主要任务清单分析

要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面临的任务众多,这里分类归纳列出攻读研究生期间的主要任务清单,供参考。当然任务清单因人而异,也因学校、学科和导师而异,关键是要参考分类列清楚自己的任务清单,有备无患。

(1)课程学习。包括必修课、选修课以及作业和课外阅读等,这些是研究生入学就要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

(2)科研工作。包括选题分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试验研究方案、阶段论文撰写、参加学术会议和论文投稿、调查研究或与同行交流、与导师交流或参加小组会、学位论文撰写,……

(3)教学实践。包括协助本科生教学,如批改作业、辅导实验、协助指导课程设计、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或论文,也包括实验室管理等,……

(4)职业发展。包括定向实习、职业培训、求职招聘会、进一步深造准备等,……

(5)家庭生活。包括孝敬父母长辈、支持辅助配偶、培养关心子女等,……

(6)其他工作。包括各类社会工作,如学校或学院安排的有关工作,……

 3.研究生时间管理建议

(1)制定好四象限任务列表清单,以从容有序应对所有任务。不同性格与不同阶段的研究生,各象限时间的任务列表会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强求一律,关键是要根据研究生各阶段的任务归类,梳理出自己的四象限任务列表。

①重要且紧急的第一象限:包括临近截止时间的重要任务、突发的重要事件以及重要的紧急会议等,要优先集中精力用心解决完成,如重大紧急任务、课程作业、有截止时间的论文提交、临近的答辩会议安排等。如我攻读博士研究生时的一项大型试验,要借用刚建好的世界一流和亚洲最大的室内试验厅,但当时已临近该试验厅的验收时间,因此我需要暂缓其他重要任务,集中精力在验收前完成喷灌厅内所有试验工作。

②重要但不紧急的第二象限:包括完成文献综述与撰写开题报告、规划设计研究方案、深度挖掘论文创新点、完成必修与选修的课程学习、参加培训新的技能、完成教学实践、学位论文撰写、关心家庭生活、锻炼身体等。该象限任务对于研究生顺利毕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要主动规划投入多些时间,如可安排3/4左右时间来完成此象限中尚未有紧迫催促感的重要任务,千万不要把不紧急的任务因拖延(本来按截止时间是不急的)而变成紧急,要减少“急事”并避免“瞎忙”,否则会导致本象限任务转变为第一象限任务,造成在紧急状态中疲于应付而陷入更大的压力。

③不重要但紧急的第三象限:包括一些临时性会议、不太重要的交际、接待不速之客、一般的求职招聘会、回复普通邮件、计划安排的休闲活动等。特别要注意不要把不重要的事情当作重要的任务去忙活,因为一些临时紧急性活动会产生似乎是第一象限“重要”任务的错觉,其实其重要性可能是对他人而言的,如果可能,可以授权安排其他人帮助完成。

④不重要又不紧急的第四象限:包括看无聊小说或电视娱乐节目、玩无益身心的游戏、刷手机短视频与无趣闲聊、不必要的应酬等,这些活动可能对于调节研究生阶段的紧张气氛有一定必要,但要尽可能地控制时间甚至不安排时间,特别不能沉湎其中而玩物丧志。

(2)用好“时间相对论”,定期动态更新任务列表。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已经有大量的应用案例和实践经验,关键是如何根据研究生的各时期研究进展,列出尽可能完善的任务清单以及重要性与紧急程度,可按照Deepseek告诉我们的爱因斯坦“时间相对论”,删除已完成的工作,添加新增的工作内容,定期更新而动态管理好清单,放大时间支配空间。当然你也不一定非要明确列出四象限,但至少可以在拟定的工作计划或每周安排中标注出近期要完成的待办清单任务,可以将重要而紧急的任务加粗提醒或定时提醒,做好时间管理。

(3)学习“时间像海绵”,争分夺秒管好你的时间。学习鲁迅的“时间像海绵”,针对Deepseek告诉我们的提升时间效率“挤、压、存、省、扩、借、延”七字诀,按轻重缓急执行任务列表中的各项任务,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沛的精力。可将处于第二象限的重要大任务(如学位论文撰写等)分解为若干阶段性小步骤任务,明确设定每个阶段性重要任务的截止时间,分时各个“击破”。

 最后,希望各位研究生能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把忙碌的研究生阶段变成抑扬顿挫、激情四射的交响乐章,享受沉浸在跌宕起伏、情感冲击旋律中的力量、魅力、甘甜和快乐,……

 

相关专题:导师与学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加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1760-147503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