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就是保证“渠清”的活水源头,正所谓“学无止境才能行以致远”,表达了学习是终身不能停顿的,这就驱使很多人在寻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有用的知识。而在人生漫长的学习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于培养独立思考和科研工作能力,显得异常重要并具有特殊意义。未来学家、教育学家戴维.索恩伯格(David Thornburg)在《From the Campfire to the Holodeck》中,将人类学习分为洞穴、营火、水源、山顶等四种学习场景。这里以我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教研体会,就四种学习场景谈谈研究生阶段如何提高学习效果。
1.洞穴场景-独处学习的“自学”模式
洞穴场景模式正如文献记载“垂黄策者羲,盖卦演德者文”,这是流传千古的“拘羑里而演周易”佳话,相传3000年前,西伯昌(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时,敢怒不敢言,为消除商纣王戒心,遂专心于研究伏羲始作的八卦,利用身边蓍草,反复推演,将《易》经增之为六十四卦。
我们知道,研究生阶段不同于基础教育和本科学习,如何在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信息社会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需要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洞穴”式独处学习空间场景,《论语·学而》中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因此要创造相当数量的独处“洞穴”的学习时间,把自己封闭起来,减少外部世界的诱惑和干扰,通过文献阅读(埋头与专著和学术论文对话)、沉思冥想(独自反思和梳理某些问题)、论文写作(不断分析梳理和研修判断)等方式,将所获得的知识信息融入已有知识结构,厘清思路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内在理解,积极拓展自己的认知半径和智慧维度,丰富并储存新知识。
在我的研究生阶段,通常会隔段时间放松自己,在教室、实验室或图书馆等创造一独处空间,思考并罗列记录下一步可能的工作内容,然后精选理出最近需要做的重点工作。如要撰写阶段性论文,会安排独处时间,从拟定题目到安排查阅文献资料,由于在我攻读硕士研究生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查找文献资料非常不便,为此我会集中一定时间,沉浸在图书馆的安静环境,检索文献并制作文摘卡片,摘记相关文献及其重点内容,与此同时,思考这些文献对自己从事研究方向的启发,顺此理顺论文撰写思路和确定下一步需要开展的研究内容重点。为解决某些“棘手”问题,在百“试”不得其解时也需要独处模式。我在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最后一年,要通过定制一程序来处理大量的实验数据,但多次运行均不能得到正常的结果,鉴于当时的软件,我通过包括单步运行、尝试不同输入数据等方式,程序运行一切正常,但结果就是不正常,这时我一个人在实验室静下心来,默默推演可能的出错环节,最后发现竟然是简单的数组维数定义的失配问题,修改后运行结果正常。相信当你采用洞穴场景时,会给你的研究生涯带来意想不到的研究灵感、工作思路和创新成果。
2.营火场景-一对多学习的“听课”模式
营火场景模式类似于茹毛饮血的早期人类部落的营地,夜幕中部众围坐火堆周围,边吃烤熟的食物,边听部落老者分享故事,正如老师一个人讲授给很多学生听,集体传授智慧,帮助学习和储备大量的知识,这适用于需要知识获取或技艺塑造等学习方式,包括传统的线下授课、学术会议的Keynote speech等,也包括线上的音视频知识服务,当然包括“学习强国”强大平台中的大量慕课。但这种模式的缺陷也很明显,大部分情况下无法满足和解决单个学习者提出的个性问题,可能让学到的知识无法及时转化吸收,难以有效提升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到研究生阶段,大家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的营火听课模式,我想无需多说,但似乎可以提醒一下,为了提高“听课”的学习效果,事先可以花很少的时间浏览下节课程的内容(尽管很多老师应该不会按照教材讲授),快速标记可能的问题或疑问,听课时看看此问题或疑问能否得到解答释疑。无论如何,好的授课老师或Keynote speaker的营火模式,也许能使你获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
3.水源场景-多对多学习的“交流”模式
水源场景模式就如所有动物要喝水解渴而聚集到水边,这时它们可能会互相交流,沟通生存信息。“水源”学习模式需要“对话”,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问题激发产生新观点的“头脑风暴”也许是最典型的“水源”学习场景。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于1939年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首次提出,并于1953年形成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用来指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目的是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萌发好的创意,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其他包括科学网博客群体、线上线下技术交流论坛、各种知识社群活动等都能形成水源场景的学习模式,也包括参加安排了互动环节的Seminar或大型学术会议中组织小范围更有专题性的Session等。
我们知道,导师和研究生,特别是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群体,拥有不同的学术背景、价值观和科研经历,通过水源场景“头脑风暴”式的学术交流会,围绕某一主题,用对等的方式分享与回应彼此的观点与思想,形成多样化观点,就可能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并将各自经验甚至教训从个体局部扩大升华为多数全局。我的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是在开展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多次研究生小组会的学术交流,受到启发认识到智能喷雾机系统中的信息融合和信息流集成的重要性,然后拟定题目再组织项目申请书而成功获批。因此在研究生开题或阶段性研究汇报小组会上,甚至毕业论文预答辩会上,应该能得到来自小组会成员的一些疑问和建议,这些疑问和建议信息会帮助你少走弯路,甚至可能启发你论文中的创新点和未来拟开展从事的研究方向兴趣点。
4.山顶场景-实践学习的“行动”模式
山顶场景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终极学习场景,正如从唐代杜甫《望岳》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的“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登山顶之感,表现了两位诗人站位高,不畏浮云蔽日之困难,积极向上,登顶可俯瞰众山,望远而心胸宽广,勇于攀登绝顶能使认识达到一定高度,高瞻远瞩,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都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要完成的任务或者想抵达的目标,必须去行动去实践,要运用已经学到的东西,同时在实践中跟踪学习,如社会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挑战、攻克新的研究课题等都是山顶这种实践行动模式的学习场景。我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需要从静电作用下农药液体表面张力的变化来分析获知静电对农药雾化的作用,因此经汇报交流,导师倾力购买了表面张力仪,然后设计如何将静电施加到液体,实现在不同电压作用下液体表面张力变化的测量。通过反复实践,并在发现绝缘材料和电极击穿等问题时,通过再学习而逐个解决问题,最终成功可靠地实现荷电液体表面张力的测量,该成果获专利授权,同时其研究过程是我硕士论文的一部分重要内容,随后以此为线索的阶段性论文参加了静电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因此研究生只有真正将所学、所感和所悟运用到科研工作中,“学而时习之”,才能得到自己能力及时的、持续的反馈和提升,才能真正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实现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
我认为,研究生阶段必须要经历洞穴(自学)、营火(听课)、水源(交流)、山顶(行动)等四种学习场景,缺一不可。研究生要时不时回望自己的各项科研过程,是不是都经历了这四种模式,如果还缺某一模式,特别是洞穴模式和水源模式,建议思考一下能否再试一试,也许能拾遗补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许能促进你顺利完成具有创新性内容的学位论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加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1760-145622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