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确选题和成功开题应是开启研究生论文的重要工作,前天我在科学网交流了导师在研究生选题与开题中相关的三个方面工作,而2024年入学的很多研究生需要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考虑选题工作(当然有些研究生可能已经有明确的选题)。这里我想围绕自己及在指导研究生开展论文选题与开题过程中的体会经验,“从寻找问号到拉直问号”角度,谈谈研究生如何更好地找到问号“?”并拉直变成感叹号“!”的途径和方法,供参考。
1 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
不管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或者应用研究的选题,都需要从问题导向和/或需求导向着手,当然必须注意选题的特色和新颖性,不能根据科研热点而简单盲目跟风。
(1)问题导向。要找出你所在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尚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选题,但要处理好冷门猎奇与求知探索的关系。大家都知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就是新闻,在选题时可以关注分析一些反常的、有悖于基本科学常识但可能传播很广的专业领域现象,挑动你的好奇心,看是否存在一些引起怀疑或值得商榷的内容,认真推敲,提出问题,如果能分析出背后的机制,寻找专业的科学话题,通过纠偏开展研究工作,也许就是很好的选题。哪怕如经久不衰的“撞树养生”“专吃地瓜防癌”等无厘头的养生谬误内容,也不要嫌弃话题的粗糙简单,也许通过分析其不合理的养生机理,得到强有力的研究结论,形成有助于健康的生活体验,可能会是一些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选题。我的许多研究生论文选题都是结合植保机械领域的农药精确对靶喷雾、减少雾滴飘移等方面尚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开展选题。
(2)需求导向。要尽可能采用发散性思维,分析你所在领域研究方向的内涵和外延,根据相关技术发展态势和未来可能的潜在发展前景,或者跟踪关注专业领域前沿热点及其科学事件的新闻内容,通过专业科学的分析解读,看能否站在热门之上或循着未来趋势,而有所启发开展相关的选题。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根据植保机械发展态势,选择农药精确对靶喷雾作为智能植保机械方向的研究重点,后来一直坚持该方向的科研选题;到了2010年前后,鉴于当时无人机发展趋势,我们从无人化植保作业的需求出发,选题开展小型无人直升机航空施药试验及喷雾机理研究等。
2 主动选题和被动选题
无论问题导向还是需求导向,从课题来源和选题渠道角度,我们可以将研究生选题分为被动选题和主动选题。
(1)被动选题。这指的是导师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需要研究生分工完成相关的内容,这时研究生只能在指定的被动范围内选择研究内容,确定适合自己的选题。我的博士论文就是从被动选题开始的。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危害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被控制,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蝗灾,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蝗灾呈现死灰复燃态势,新疆、山东、海南、河北等地先后出现严重蝗灾。在我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时,我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体荷电微粒流场与植保机械工程的研究”刚刚获批,导师有意将原来申请项目时的试验对象从温室大棚病虫害防治改为蝗虫防治,而又逢我要进行博士论文选题,为此我到新疆自治区畜牧厅调研交流开展蝗虫防治的可能性,随后导师再专程到新疆敲定,最后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请,改变了试验对象。因此我的博士论文选题的应用切入点就是蝗虫防治,拟定“风送静电喷雾研究及其在灭蝗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工作。也就是说,在导师手上有在研项目时,通常较多地会是“被动选题”。被动选题过程似乎会显得比较轻松,但实则被动选题务必要通过调研分析,从适宜的切入点选择和必要的创新性内容确定,开展主动创新的研究。
(2)主动选题。这指的是根据学科专业以及导师的研究领域,按导师要求通过问题导向和/或需求导向进行具有特色和创新性的选题工作。我的硕士论文选题就经历了主动选题的过程。从硕士入学不久,我的导师了解到某单位拟放弃计划要开展的一项有关花粉采粉授粉机具的合作研究项目,要求我去调研了解,我在查询一些基本资料后,到合作单位进行交流,认为可以开展合作研究,但遗憾的是正在我准备选题相关内容时得到消息,原来的两家单位拟继续开展合作,因此这一选题以失败告终。然后导师指导我选择农药静电喷雾开展相关研究,我即开始在校图书馆和专程到南京图书馆查阅大量静电喷雾文献资料,制作文摘卡片并复印部分相关论文,通过分析文献和我国植保机械实践,选择将航空喷雾较为广泛使用的转笼式喷头移植到便携式喷雾机上开展静电喷雾研究。也就是说,导师有想法或者研究生有灵感,经过交流就可采用主动选题。仅从选题的角度,主动选题是几乎从零开始的研究探索,需要考虑问题的不确定性较大,可能会走不下去(虽然失败的研究经历也可以作为论文的部分内容),优点是创新性内容基本能保证。
3 简单问题复杂化与复杂问题简单化
任何一项研究选题都要处理好“博通”与“专精”的关系,这里从“复杂问题简单化”和“简单问题复杂化”谈谈这一关系,求得精准选题。
(1)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化并不是通俗化,而是培养自己深层次的眼光,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找出主要关键点。任何一项研究,都可能有他人在开展类似的研究,关键是要创新与不断修正发展完善,独辟蹊径,来保证选题切入点的“专精”,思考你的研究成果会否成为指南?要时刻明确自己的定位,乐此不疲地坚持研究,敢于挑战权威,努力成为该切入点的绝对专家,从而引领专业领域的这一小方向。
(2)简单问题复杂化。不能简单就选题内容而查阅资料,而是要蕴蓄博学,增强求知欲,建议根据选题的逻辑关系适当扩大外延,着眼于“简单问题复杂化”选择课程学习、开展调研和查询文献的“博通”,将选题周边的相关知识纳入查询范围,积累相关素材和丰富必要的知识储备,力求能引起一些共鸣。但切记不能受某些文献影响而“炒冷饭”,否则会浪费三至五年的时间,甚至一辈子会留下遗憾。
4 选题工作安排与开题报告组织
初定选题后,尚需及时安排调研,开展文献查询与综述,深化分析问题及解决之道,撰写开题报告,准备好参加开题报告会。
(1)开展针对性调研。“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围绕选题“切问近思”,针对性有准备地开展调研工作,增强对于选题相关内容及其周边知识的感性认识,必要时寻求合作单位的协作。积极参加相关主题的学术会议,可以联系拜访请教领域知名专家,以及可以与相近研究方向的课题组实验室开展交流,互通有无,寻求协作,共同进步。
(2)撰写综述论文。围绕选题方向撰写综述论文,通过充分的文献跟踪检索,“反求诸己”深度挖掘,判断文献对你的选题的价值,不断获取把握最新的相关领域研究进展,跟踪相关参考文献作者的最新论文成果,重视开展综述论文撰写,以更有效地避免重复研究,及时纠偏研究内容。实际上,综述论文可以作为学位大论文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3)起草开题报告。在撰写综述论文的同时,按照规定格式,着手撰写开题报告,认真分析问题及其描述,用科学的专业语言准确表述内容,不能出现有悖于基本科学原理的表述,不能简单而偏感性,不能经不起推敲,研究内容要有系统性的安排,选题目的与研究预期要像脱口秀中的“Call back”,前后要呼应。要分析挖掘梳理创新点,把握研究内容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倒推时间合理安排研究内容,用三年左右时间求得不辜负一辈子的结果。
(4)重视开题报告会。要抱着修身求知的初衷,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听取意见建议为主,对于尖锐的“挑刺”问题提问甚至遇到全盘否定的意见,要有接受挫败的预期心理,通常合乎逻辑的“刺”会帮助你在研究实践中少走弯路,因此要抱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积极心态,相信任何问题总有适宜的解决之道。
选对题、开好题是学位论文研究实践的关键环节,而进一步的科研实践更是将开题内容知行合一、落到实处的艰苦旅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加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1760-145445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