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风
年轻人心理健康问题
2025-9-2 11:40
阅读:2994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生物学基础密切相关。一方面,​​遗传易感性​​增加了风险。若家族中有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史,青少年患相关问题的概率更高,基因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的合成与代谢,而这些递质失衡是情绪障碍的重要诱因。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期,​​大脑发育未成熟​​也是关键因素。青少年时期前额叶皮层(负责情绪调节,冲动控制)仍在发育,无法有效管理愤怒,挫折等强烈情绪,易出现情绪爆发或压抑。​​​​心理成熟度不足​​导致他们难以应对复杂压力。​​部分青少年对自身能力,价值缺乏准确认知,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如外貌,成绩),易产生自卑,焦虑情绪。面对压力时,部分青少年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如时间管理,情绪释放),易陷入压力-焦虑-更压力的恶性循环。

家庭是青少年心理成长的核心环境,不当的教养方式和家庭关系易引发心理问题。​​教养方式的偏差​​包括:过度专制型(严格控制行为,缺乏情感沟通,导致青少年长期紧张压抑,焦虑水平升高),过度溺爱型(迁就纵容,缺乏规则,使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挫折承受力弱),忽视型(不关注情感需求,导致孤独感与自卑感滋生)。​​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如父母频繁争吵,婚姻冲突)也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压力,使其长期处于家庭破裂的担忧中,增加抑郁,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

学校环境中的压力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来源。​​学业负担过重​​是最直接的诱因。繁多的课程,高难度的科目,频繁的考试以及升学竞争,使青少年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易引发焦虑,抑郁甚至厌学。​​同伴关系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同伴排斥,欺凌(如校园暴力,社交孤立)会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自尊心,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即使是正常的同伴互动,若缺乏社交技能,也可能因社交恐惧产生被孤立感,转而沉迷虚拟世界逃避现实。

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对青少年心理造成巨大冲击。​​竞争压力加剧就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如2023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1158万人),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焦虑。即使进入职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如一线城市的高压力与高竞争,天之骄子心理与基层岗位的不匹配)也让青少年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网络环境的影响​​也引发诸多问题,网络成瘾(如沉迷游戏,短视频)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社交障碍。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虚假内容)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增加心理问题的风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东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9911-150008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