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情感隐藏在大脑额叶皮层的脑组织和脑干深处的回路里,这些区域存在着复杂的神经回路联系,参与情感管理的脑区有前额叶皮层、杏仁核、下丘脑、边缘叶、伏隔核、海马等。
大脑前额叶与灵性、悟性、德行等有关。它能让人感受到意义、价值、目的和社会规范,使人区分简单的生理活动和真正能带来幸福的体验。杏仁核是情感行为的核心,存储恐惧和焦虑,在进化过程中起着保护我们、警示危险的作用。当杏仁核特别活跃时,人处于负面情绪之中,影响幸福感。
动物实验发现大鼠大脑中存在一个解剖学上明确定位的奖赏回路,其主轴是包括中脑和边缘系统部分结构内含有和释放多巴胺分子的神经元组成的系统。当被试者观看所爱之人的照片时,大脑中的伏隔核、尾状核和腹侧被盖区等富含多巴胺神经元的区域会被强烈激活,这些区域是典型的快乐回路一部分。奖赏回路带来的愉悦刺激非常强烈,能使动物对有利于生存和物种延续的行为(如进食与性交)产生渴望与追求。
参与幸福感的神经递质主要有以下几种:
多巴胺:被称为享乐神经递质,能够参与到人类积极情感的预测和投射中,推动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改善和进步。它负责奖励驱动,让人产生期待和兴奋。适当的多巴胺可以鼓励我们积极地生活,但多巴胺水平过高会煽动人们寻求危险的境地。相反,多巴胺不足则会妨碍日常活动,使人失去活力,这也是帕金森症的特征之一。很多成瘾行为如吸烟、吸毒、酗酒、性行为等都与多巴胺有关。
内啡肽和脑啡肽:内啡肽是大脑内部可以自行生成的类似吗啡的生物化学物质,脑啡肽也有类似作用,它们有着愉快的荷尔蒙的称号。内啡肽主要作用是帮人隐藏身体的痛苦,能够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有缓解焦虑和止痛的作用,调整和改变痛苦的信息,抑制痛苦信息在大脑中传递,被神经元接受后能立刻产生舒适感,其变化对于压力和焦虑的状态有调节作用。经常跑步等运动可促使内啡肽分泌,推动自己超越自我极限后再坚持一下获得的快感就可能与内啡肽有关。
催产素:由脑垂体分泌,在性高潮时得以释放,能使母亲分泌乳汁,它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和女人都会分泌。催产素又称为爱情激素,能够缓解压力,产生爱的情感,减少人体内的肾上腺酮等压力激素的水平,降低血压等,有效抑制负面情绪,降低个体防御和恐惧的感受,增进对他人的信任和安全感,使夫妻关系更加融洽,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和睦。
血清素:又被称为幸福激素,是产生于脑干神经元里的神经递质,对于调节情绪不可或缺,与稳定平和的情绪有关。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情绪的调节剂,影响胃口和情绪,提高血清素含量有助于增进食欲、改善睡眠、振奋心情,防止情绪低落和抑郁。当我们对生活有自主性、掌控感,感受到自己在人群中的影响力时都会激发大脑中血清素的产生,从而让我们产生幸福满足的感觉。抑郁症患者或者沉浸在失恋痛苦之中的人,往往有血清素严重不足的现象。
此外,幸福的先天激素水平因人而异,个体间神经递质指数的起伏波动受机体释放的基因影响,进而影响个体对抗痛苦境况的能力和幸福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东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9911-148469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