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暑假里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些事情和小孩相关,比如送小孩去学习班(然后找一个咖啡厅等候)、去小孩的学校拿资料、参加中学线上家长会、参加小孩学习班的家长会、送小孩去参加军训。
有些事情和家务有关,比如去宜家买家具、等人上门送货、等人上门安装、雇人上门做家务、等人上门检测热水器、等人上门安装新的热水器、把车子送到维修店。
有些事情是和单位无关的社会活动,比如参加一个内部刊物的编辑作者见面会、参加一个教育论坛的线上组织会议。
有些事情和单位有关,比如参加校内的会议、参加系内的招聘面试会、从事别的行政工作、和同事谈工作、到单位值班。
有些事情涉及自己的学习和娱乐,包括看书、看报纸杂志、看DVD、外出旅游。到外地看爸爸妈妈既涉及家庭,也涉及个人旅游。
还有些事情是突如其来的,比如:回到家,才发现忘了把鼠标带回来,于是“闪购”一个鼠标;打开电脑,发现PDF软件用不了,于是开车到学校信息办再次激活。
还有些事情和个人相关,是琐碎的,比如更新护照、拿快递。
暑假里,日子相对“好过”。我不大喜欢睡懒觉。我一般六七点钟就醒了(窗帘很薄,而且晚上喝水多,早上想上厕所容易醒)。中午睡个午觉,有时候能睡两个小时,也有的时候睡个十分钟。我有很多静静的时光,能够坐下来整理一些书,然后把不要看的书丢掉。
烦心的事情也有很多。我有to-do list,上面列了一些需要做的事情。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我在抽屉里看到一年前的to-do list,里面上的事情大多完成了。而现在,to-do list有很多事项,有些事情还不那么好做。
写文章?暑假里写报刊文章比较少。不是不想写,而是:一,忙着各种琐碎的事情,没有心思写。二,天热,脑子里没有思路,写不出来。
(二)
要说暑假里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的话,一是我和家人去了横店。以前经常在杂志上看到关于横店的文章和图片,但当时我对横店一无所知。这次去了以后,感到有些景点和苏州华纳兄弟电影世界以及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差不多的。但圆明新园的确是大。我开车电瓶车,花了几个小时,才把圆明新园(春园)和圆明新园(秋园)兜完。在有些旅游景点,到了一幢建筑的门口,有排队坐车看光电特效的,每个人花30元,可以走快速通道,基本不用排队。
我和家人还到了一个摄制短视频的公司,看演员试妆,并乘着制片人的车,到了另一个摄制组的摄制现场,看别人拍短视频。一路上,制片人给我们介绍群众演员的价格等信息。
第二件相对还有点印象的事情是去了崇明陈家镇。我在去江苏看望父母之后,回来路上顺路去了一下陈家镇。过了一天,我又专门开车去陈家镇,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接着玩。
陈家镇原有的呈现垂直关系的两条大路还是在的,只是那儿的农田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变化。有些地方,农田变成了类似“郊野公园”的场地;有些地方,农田变成了马路和商品房。也有些地方,原先的乡间小路变成了农田。
陈家镇原先有很多废弃的碉堡和掩体。如今,有的碉堡和掩体更加明显了,覆盖在它们身上的泥土被清除了,它们周围的植物也被清除了。也有的掩体周围的路都被挖断了,周围的地形地貌和植被都发生了变化,要找到它们是非常困难的。
我不禁感慨:五年过去了,陈家镇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很多路都不认识了。
第三件相对还有一点印象的事情,是先后去了三次徐汇区,也途径豫园地区。在龙腾大道,我看到有一个新建的购物中心非常大。在徐汇区别的什么路,我有看到串列的三个购物中心,周围的居民楼也是新的。而在豫园地区附近,我有看到很多老建筑还是保留的,但总有一些地方在施工。我拿起手机相机拍照,只见有老的建筑、施工的建筑和远处相对较新的居民楼或者写字楼。我可以看到城市正在一刻不停地向未来推进。
第四件相对还有一些印象的事,是去了位于苏州河北岸的河滨大楼。我去那儿参加一个内部刊物的编辑和作者座谈会。首先参观了河滨大楼一楼的一个花店。老板给我们介绍大楼的历史和现状。我的眼睛看到的,不仅仅是花店,还有老房子改造成的内部的咖啡厅以及历史陈列馆。在二楼陈列馆的地板上,有一个通往一楼游泳池的入口。老板说他把这地方买下来,把每一块瓷砖擦干净,把历史的遗迹保护了起来。我们转身到了开会的地方,那个地方好像是河滨大楼的大厅,放了一些桌子。厕所也是小小的,有历史的味道。我没有到楼上的居民楼去。回到家,我在网上搜索,能看到楼上50多平方米的小小的住宅,有历史的味道。
(三)
暑假里,有开心的事情,也有压力。
繁忙不一定代表着不开心。繁忙,可能代表着一种充实。7月,结束了外地招生宣传,我回到上海。过了大约一周后,隔山岔五要去招办看相关的资料,还要去开会。那时候,我有一种责任感。也看到在那儿工作的人的一种纯粹的精神。
在家里,坐在沙发上看DVD或者看报纸,我也有一种充实的感觉。把小孩送到培训机构以后,我在附近的星巴克咖啡店坐下,或是打电脑,或是看报纸,或是拿出一本“看完就可以丢掉的书”。我在进行着思考,也在进行着选择——我的人生,究竟需要什么?什么东西必须得保留,而什么东西可以放弃?
面对人生,究竟要超然面对,还是执着于一些东西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149669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