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也谈“学者编辑化” 精选

已有 5740 次阅读 2010-11-20 00:21 |个人分类:出版视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出版, 编辑, 学者

也谈“学者编辑化”
 
今天给一个杂志审稿,内容是关于“学者编辑化”。感觉选题很好,带着期望阅读,可是越读越失望。选题有意义,我就不太想退稿,回过头来在稿子上逐句批注,希望作者修改。可是,当批注完准备写审稿意见时有事离开,手太快脑袋没有反应就将文档关闭。当回来再次打开时发现没有保存,简直是简直是懊悔无比。如果是下载到本地系统会自动保存,可惜是从邮箱里直接打开的,简直是低级错误。
 
我不想再次重复,审稿还是明天再说吧。我倒想将我对这一主题的看法写一下。与作者的绝对没有重复,因为我决定给出“修改后重审”的建议,所希望作者可以吸收我的观点,此部分内容就与作者版权共享吧。
 
学者编辑化,并不是什么新鲜内容,期刊的创办初期就是科学家们为了交流而出版的,期刊的编辑人员也就是学者。而是随着期刊出版商业化的加强,才出现越来越多的专业编辑,独立出编辑和出版这个行当。即使是在现在,国外绝大多数的学术出版的“学术部分”也是有学者或者编辑化的学者来负责。即使是在国内,特别是一些行业学会所办的专业期刊也能看到学者的身影。中国历史上知名的编辑或出版家也多是学者编辑化过来的,如:鲁迅主编及参与或编辑的刊物有《新青年》、《语丝》、《莽原》、《未名》、《越铎日报》、《民报副刊》等18家报刊;郭沫若从事职业编辑工作时间虽短也主编过《中原》月刊;现在的《中国科学》主编朱作言院士,特别是中国科学物理辑主编、物理快报的副主编王鼎盛院士更是潜心编辑出版业务。所以说,学者编辑化既是现实也是历史,只是现在这种献身编辑的学者太少了。
 
为什么这么少呢?原因很简单:社会的评价机制出现了问题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出版体制有问题。出版的专业化以后脱离了学者团体,而学者办刊又各自闭关、全面包办,结果是学术不学术,出版不经营。学者办刊不借助从专业出版团队经营所以做不大,结果必然是出版不经营。而出版商(专职出版)利用不好学者专家,试图另劈蹊径——编辑学者化,结果必然是学术不学术。如何使学者编辑化并且编辑的更好,办出更好的期刊?除了社会评价机制以外,更应该调整出版专业化和学者编辑化的关系。学术出版离不开学者,不仅仅停留在审稿上。学者的研究也离不开学术出版,不仅仅是编辑出记录、存档用的期刊。学者编辑化的可能性首先就是建立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原因:学者在年轻的时候主要的精力应该是投身于“原始的创新之中”,而当年岁大了、成名以后的优势和责任更多的是“扶持后学”。那么,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正是这种“为人作嫁”的职业,是扶持后学的最广阔的舞台。而如今,我们国内的学术界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氛围,很少有将学术出版的编辑工作作为学术研究的组成部分,绝大多数投身出版的学者是“业余兼职”,无私奉献。
 
编辑学者化之路的讨论很多,尚无定论,但有一点“专职编辑很难达到真正的学者高度”,只是读个博士、兼职做点科研、取得个教授头衔、带几个学生并不代表就是学者,至少不是知名学者。而知名学者投身编辑工作则比较容易,辅助于专业的出版团队确是可以轻易地达到一定的高度。
 
呼唤精品名刊,应该呼唤“学者编辑化”,首先应该从出版与学者的结合上开始,编辑出版的职业化不能脱离学术团体。中国的学术出版赶超国际,我认为这个结合是关键。国际出版商的高度也就在于:出版的发挥出版的专长,学者发挥学术的优势;学者做学术,出版交由出版者来完成。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看不上。校长要求我创办国际水平的期刊,我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建议全球高薪招聘“学者”,希望能够招聘到愿意“编辑化”的学者。
 


投稿与审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721-385589.html

上一篇:值得赞赏的探索
下一篇:投稿与卖萝卜:投其所好
收藏 IP: .*| 热度|

14 武夷山 赵星 蒋新正 王晓峰 王桂颖 任胜利 赫英 孙学军 朱志敏 吉宗祥 黄晓磊 许培扬 胡志丁 张玉秀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